我为中国共产党代言

张益平:乍浦港的“拼命三郎”

2017年09月30日 12:13:50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孙川莲 徐曼丽

1074527304.jpg

张益平指挥作业。 黄国中 摄

  9月15日,今年第18号台风“泰利”选择在海面远远地看了浙江一眼,然后拐弯而去。

  这一天,现任浙江海港嘉兴港务有限公司营运操作部副主任兼乍浦杂货操作分部经理的张益平始终不放心,坚持到港区里里外外看看:缆绳有没有绑结实了,防台措施还有哪些需要完善,工人有没有安顿妥帖?

  “泰利”预警一解除,张益平马上召集杂货作业队上上下下开会,就恢复生产、船舶装卸任务、安全作业等事项一一细致交待。

1074527302.jpg

张益平检查码头缆绳。黄国中 摄

  张益平家住嘉兴市区,距离港口几十公里,但每天早晨7点半,他必然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梳理当天工作后,便召集班组长开晨会,紧锣密鼓布置任务,到了下午又是一个例会。他就是这样一位闲不住的“拼命三郎”。

1074527297.jpg

  张益平召集员工开会,布置工作任务。黄国中 摄

  长相温厚敦实,像父辈般平易近人,眼神透着一股坚毅和聪明劲儿,扎根乍浦港22年,几乎从事过所有港口一线的岗位,理货员、库场队队长、机械队队长、调度室主任、集装箱作业队队长、杂货作业队队长……无论身在哪个岗位,张益平始终坚持把码头当做自己的家,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助力港口发展。

  1995年3月退伍,从脱下戎装,穿上浅蓝色的港服,他有过动摇,有过迷茫,“我最早被安排在理货员岗位,专业不对口、业务不熟悉。”可是既然选择了,就要干出模样来,张益平咬牙坚持下来。

  港口生产管理、集装箱业务与操作……每项专业知识从零开始学,张益平把争先进、创一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那股狠劲拿了出来,很快摸出点门道,这些在他的成长路上至关重要,他相继担任了库场队队长、机械队队长、调度室主任、集装箱作业队队长等基层场队的“一把手”。

  张益平的同事黄成,来自嘉兴市乍浦港口经营有限公司维修队电气维修班。跟张益平的认识缘于一次设备抢修。当时,门机的一个疑难杂症难倒了他和他的师傅,当时还是机械队长的张益平跟他们一起查设备、看资料,时不时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比专业人员还要钻研。黄成被张益平契而不舍的精神深深折服。

  黄成说,“张队长受人尊敬的,还有他不服输、勇创新的个性。乍浦港集装箱的发展一路走来,并非一帆风顺。那时候,他经常说,‘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他用倔强和大家排除万难开拓海河联运、攻坚克难完成码头升级、组拳出击延伸腹地货源、启动’开顶箱‘散改集模式……,攻破了一个又一个发展难题。”

1074527303.jpg

   张益平交代工人注意安全生产。黄国中 摄

  2011年寒冬,内河水位下降,一艘700吨位的货轮半道搁浅,导致整条航道严重堵塞,其他船只进不来、出不去,当时张益平任调度室主任,他凌晨1点多接到电话,立即赶往现场,“黑压压的货船堵了一大片。”他立即组织内河船舶搬运船中货物,使船只平衡后,组织船只“前顶后拖”……等整个疏通行动结束,天已大亮。遇上这种事,张益平永远是第一个到现场,最后一个离开。

  2012年,“海河联运”之路的探索在乍浦港悄然升起,张益平与相关部门进行了十多次研究与讨论,经市场调研、对接内河码头后,乍浦至东洲内河集装箱航线顺利开通。从最初的正面吊、海港吊作业,到二期内河集装箱专用码头建设完成,并配套龙门吊作业,效率也从最初的6箱/小时到现在的28箱/小时,“海河联运”之路越走越宽。“散改集”、“集改散”、“散集同船”等物流模式先后推出,内河集装箱成为乍浦港集装箱发展的最大亮点。

  2013年,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集装箱生产管理系统——集装箱码头业务管理系统(TOS系统)成功上线,极大地提升了嘉兴港智能化操作和自动化控制水平,张益平所在团队的快速适应能力和熟练运用能力,让负责开发这一系统的信通公司刮目相看。

  2014年,张益平保被查出患有肾上腺疾病,身体一直处于“低钾”状态,发病时毫无前兆,手脚无力,连扣纽扣都不行。在单位时,他随身带着补钾药,感到无力时就吃一片,直到今年2月,病情越发严重,他才到医院做了肾上腺切除手术。同事问他为什么这么拼命,他说工作上的事要做就要做得最好。

1074527295.jpg

  张益平在调度室,查看港区作业情况。黄国中 摄

  2015年4月,张益平交出了集装箱作业队队长的“接力棒”,走上了杂货作业队队长的岗位。整个杂货作业队380多人,主要是一线工人,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按照港口货物划分,集装箱以外的都属于杂货,包括散货、件杂货、煤炭、油品等,吞吐量占港口全年吞吐量的近70%。杂货作业队人员多、工作杂,方方面面都要抓,张益平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张益平不言怕、不叫苦,不说累,他紧抓生产安全,他常说“安全生产‘100-1=0’”。

  刚到杂货作业队那会儿,张益平正巧碰到新货种——铜精矿。铜精矿在业内号称“黄金散货”,单价十分昂贵,随之带来的是装卸费的水涨船高。

  一开始,客户认为乍浦港在现有条件下不能很好完成铜精矿的接卸。张益平急了,马上跟同事们一起讨论,整整两天两夜扑在铜精矿接卸工艺研究上。先是装卸工艺的创新,又给料斗设计好‘防风衣’,以此降低损耗,另外利用水尺和地磅的权重来计量,消除了客户的所有顾虑。

1074527299.jpg

张益平 黄国中摄

  当客户说了一声“试走一次”时,一帮大男人欢喜雀跃。就这样,第一次作业做到了尽善尽美,张益平带着大家抓住“黄金散货”的“黄金机遇”。

  2016年5月,物流模式“散改集”改造升级,上了新设备,在磨合期常常出现问题,有时候,张益平晚上10点才到家,凌晨时港口一个电话,说机器运行不畅,他二话不说,马上回港。“其实我在家里也睡不安稳,集装箱竖起来有6米高,工人登高作业,我放心不下。” 在这24小时运转的港口,无论是数九寒天还是三伏酷暑,总能在半夜看到张益平的身影。

1074527298.jpg

   张益平在码头巡视。黄国中 摄

  在一次次实现人生价值的升华过程中,张益平见证了嘉兴港的发展。2008年,嘉兴港与宁波港强强联手,推动浙江港口联盟建设,嘉兴港集装箱吞吐量发展由此步入快速通道,从10万标箱增长到现如今100多万标箱。

  今年6月,有着25年党龄的张益平光荣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从嘉兴市劳动模范、浙江省劳动模范,到全国劳动模范、党的十九大代表,张益平就是乍浦港的一面旗帜。“我没有什么丰功伟绩,我只是一名奋战在港口一线上的普通职工。”提起自己获得的殊荣,张益平的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责任编辑:徐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