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场“村晚”上演,快来乡村过大年

2017年02月10日 10:28:05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周晓寅

观众热情高涨.jpg

  1月5日,腊八节,在龙泉市锦溪镇中锦村文化礼堂前,丽水、衢州两地联合举办的全省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文化走亲活动火热开演,为当地村民送上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化大戏。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节在农村可是个热闹的日子。一大早,演出还没开始,文化礼堂前的广场上就已锣鼓喧天,人头攒动。村民们一边吆喝着,一边忙活着发放腊八粥、打麻糍、搓黄粿、杀年猪、放生彩鲤;龙泉书法家协会会员们自带红纸、笔砚,为村民义务书写对联,现场群众喝彩连连;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则在一旁展示剪纸艺术,为现场增添了不少年味,整个村子都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而衢州、丽水两地走亲人员开展的稻草绳拔河比赛,更是吸引了里三层外三层的观众,把现场的热烈氛围推向了高潮。

  舞蹈、乐队演唱、非遗表演……当天下午,共演出了11个节目。来自丽水、衢州两地的表演者带来了各自的拿手节目,满足了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文化需求。且看台上,红绸飞舞,彩带飘扬,来自丽水的开场舞《锦绣飞旋》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你方唱罢我登场,衢州曾上过央视舞台的歌伴舞《中国柚乡》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声。中锦村村民也“不甘示弱”,带着自演自导的歌伴舞《美丽中锦》走上舞台,让不少观众竖起了大拇指。“今天热闹极了,节目也特别精彩,希望以后村里经常有这些演出。”徐海琴阿姨高兴地说。

  “这几年村里变化大了,建了文化礼堂,有了文化广场,不仅能在这里唱歌跳舞,还能在家门口看大戏,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有滋有味了。”村民们乐在心头,笑容洋溢在脸上。

  “有了村文化礼堂后,村里的文化活动常年不断,希望各地的文艺队伍多到我们村里来走亲,带来更多好节目。”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将依托文化礼堂、乡村少年宫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挖掘、培育更多有热情、有特长的文艺爱好者,建设有特点的村级文化队伍,借助历史文化古村落、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等,发展更接地气的文化载体,从而深化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近年来,全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一路高歌,丽水始终围绕“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做好“建管用育”四位一体文章,累计建成文化礼堂437个,2016年新建成 120个。推出的“星级评定”制度,更是培育塑造了一大批具有特色的示范标杆文化礼堂,这些或新建或改建的文化礼堂,结合村庄历史、村落文脉、民俗民风,聚合起每个村特有的文化元素,充分激发了基层文化活力。

  如今,在丽水大地,每一个农村文化礼堂都有了自己的文艺队伍,全市共有文艺宣传队伍近500多支,每一个农村文化礼堂都有一台乡村春晚。2016年春节,丽水全市自办乡村春晚多达772台,出现百万群众上村晚,20多万外地游客走进秀山丽水乡村过大年的文化盛景。丽水的乡村村晚,被誉为“中国式乡村过年之文化样本”。

责任编辑:林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