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笑声,在秀美的山村回荡
掌声、笑声,在秀美的山村回荡
2017年02月10日 10:28:02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中共台州市委宣传部
1月4日下午,“我们的春晚”暨台州·温州文化走亲活动,在天台县街头镇后岸村举行。送亲队伍、浇筑锡壶、捣麻糍、搅麦芽糖、做姜糖……走在后岸的村子里,一幕幕眼花缭乱,一不小心以为自己走进了古老的时光里。
非遗一条街,这个乡村有点不一般
到处张灯结彩的后岸村,年味十足!
大街一头,一排排“天台记忆——天台非遗专题展览”的展板,展示着天台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凝聚了先民的聪明才智,寄托了古老而质朴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天台这方水土的人文精神。
纸上看来仍不过瘾,大街另一头,这些传统文化表现形式被天台的百姓们搬进了现实。石文化街上,古老的结婚典礼正在上演,一支迎亲队伍整齐地排列在河边小道上,陪嫁箱子里满满当当地放着嫁妆,精美雕刻的木轿里藏着娇羞的新娘,新郎紧张却又难掩喜悦之情;文化礼堂附近,10多个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了箍桶技艺、银饰錾刻工艺、饼糖制作技艺、糯米蛋糕制作技艺、镴器加工等,围观者无不啧啧称奇。饼糖制作技艺传承人徐台旺手拿拨浪鼓,挑起货郎担,喊着“鸡毛兑糖”,一时又成了看客关注的热点。
“接地气”让“村晚”人气爆棚
午饭过后,80岁的村民陈逢钗早早就来到了戏台前,老人最喜欢的是看戏。但他选了最后的位置,他说:“好位置要让给远方来的客人,让给在这里玩的游客。”
“我们的村晚”准备了11个节目,其中台州6个,温州5个。节目有舞蹈、独唱、小品、越剧、川剧表演等,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群众的文化需求。
后岸村通过歌舞节目《后岸踏歌》,展现了自身的创业经历,该节目曾获得全省村歌大赛演唱的金奖。街头镇街二村村民带着自演自导的节目前来助兴,走上了舞台,一组老中青结合的舞蹈《老来俏》,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天台“草根”演员自编自导的表演小品《垃圾桶的故事》、舞蹈《小济公》多角度呈现了天台文化的独特魅力。
“你们开心不开心?”“开心!”“大家幸福不幸福?”“幸福!”“那让我们挥动双手,舞起来吧”……掌声、笑声、喝彩声,在秀美的山村回荡。
台州建成农村文化礼堂933家
文化是农村腾飞的翅膀,文化是农民致富的脊梁。此次“村晚”,是台州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成果的一次展示,促进了区域的文化交流、协作,带动全民艺术普及,同时还丰富了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
后岸村是台州市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一个缩影。自从2013年开始,台州市连续五年将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16年全市新建成农村文化礼堂305家,完成省定任务数的224%,建成数居全省第一,加上2013-2015年度建成的628家,目前全市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933家。
台州还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着力提升文化礼堂服务力、影响力、凝聚力。在全市范围内实施“1+6文化惠民行动”,充分发挥“台州市农民文化节”这一特有的文化品牌引导带动作用,推动全市文化礼堂自主开展“凝聚人气的文体活动、弘扬主旋律的宣讲活动、传承记忆的礼仪活动、弘扬美德的评比活动、惠及民生的服务活动、开放民意的议事活动”等六大类活动,先后共开展各项活动10000余场,让文化礼堂真正成为当地农民群众“想进来、愿进来、乐进来”的场所。
责任编辑:林庭宇- 2017-01-09 2015 我们的村晚
- 2017-01-09 文化礼堂成为新老居民的共同家园
- 2017-01-06 浙江启动“我们的村晚”文化礼堂文化走...
- 2017-01-06 “我们的村晚”如约而至:6场大戏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