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化礼堂的春夏秋冬

昔日麻将声声 如今村歌嘹亮

2017年01月09日 12:45:46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陆遥 鄢鸣 任迎春

  2016年已经过去,回顾这一年,浙江省文化阵地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幕幕文化精品被送到居民身边,一曲曲文化颂歌滋养着每个人的心田。

  细耕文化土壤,厚植文明基因。2016年以来,以农村文化礼堂为代表的一大批基层文化阵地,如一曲四季歌,唱响在之江大地,既有春种夏耕般的蓬勃朝气和殷殷期盼,更饱含着秋收冬藏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W020170106281783698332.jpg

  温州市苍南县龙港镇东排村与西排村为了丰富村民文化生活,邀请两个京剧团在村文化礼堂演“对台戏”。 苏巧将 摄

  春种

  文化种子

  播撒田野乡村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

  文化礼堂犹如播撒在大地上的种子,在之江大地的田野乡村生根发芽,润人心田。从2013年我省启动文化礼堂建设至今,全省累计建成6424个农村文化礼堂。特别是2016年,我省文化礼堂建设进度明显加快。仅2016年1月至10月,我省就新增农村文化礼堂1465个。到“十三五”末,浙江将建成万家文化礼堂,覆盖80%农村人口。

  龙泉市住龙镇住溪村的一条老街上,便有着2016年刚刚落地生根的文化礼堂。“书画之家”“兰花之家”“摄影之家”“守艺人”“酿酒人家”……走进住溪村这条老街,数百米长的距离里,错落分布着10多家个性鲜明的“文化小礼堂”,将整条老街点缀成一个文化大礼堂。

  雨后初晴,家住老街的项陈莲将大大小小的多肉植物搬出屋子。“这些多肉植物喜欢阳光。”项陈莲是“多肉之家”的“家长”。

  项陈莲的公婆都是爱花之人,坚持养花近40年。她家的多肉植物已有三四十个品种,成了远近闻名的“花堂”。“我家就是文化礼堂,村里许多人喜欢到这儿交流种花经。”项陈莲说。

  “我家就是文化礼堂。”这句话,如今成了住溪村不少村民的口头禅。

  再走两步,村民吴子亮正坐在自家小院中,向游客介绍剪纸艺术。吴家客厅的四壁挂满了剪纸作品。他说,这些剪纸大多出自女儿吴雅菁之手,他家也因此成了“剪纸之家”。

  住龙镇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老街是一条“红军街”,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老建筑,更见证了红军曾经的烽火岁月。

  “前两年,村里建成占地面积近100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大礼堂、老年活动室、舞蹈室、书法室、图书室、展览室等功能一应俱全。”村干部介绍说,2016年,村里整合了老街沿线村民的各种资源,将全村作为一个文化礼堂综合体来打造,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文化、传统村居、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农耕文化,鼓励村民全面展示农村的历史沿革、文化古迹、乡风乡俗。

  一段段别开生面的家史,一个个值得讲述的故事,让每户农家都成了全域性文化礼堂的一部分,“小礼堂”配合“大礼堂”,点亮了住溪村的文化招牌。

  看,文化礼堂的种子,早已播撒在广袤的之江大地上。

  舟山在渔农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各地独特的自然资源、民俗民风、产业特色等,在建筑风格、布展布局等方面融入更多本地文化元素,培育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礼堂文化,基本实现了“一堂一品”,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

  温州把文化礼堂建设作为抢占乡村文化阵地主抓手,文化礼堂共建共享,并通过网络供需平台精准服务,成为群众喜爱的文化地标。在2016年随机抽查150个文化礼堂的绩效报告中,群众满意度超过90%……

  丽水出台《丽水市农村文化礼堂星级评定管理办法》,建立“星级评定”制度,培育一批具有特色的示范标杆文化礼堂。这些或新建、或翻修的文化礼堂,正切实地改变着村民传统的农耕生活,各类活动风生水起,特色礼堂文化遍地生花……

  湖州根据“希望田野”“山村印象”“农园新景”“太湖风情”四条特色“农村文化示范带”,在沿线乡镇重点布局文化礼堂,并结合当地的地域风貌,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资源,连点成线,已逐步形成布局合理、适度交叉、协调推进的文化礼堂建设新格局……

责任编辑:张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