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廉洁从教,不忘初心
64、廉洁从教,不忘初心
2017年09月13日 17:20:12 来源: 作者:嘉兴桐乡 吴依婷
在我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时候,父亲郑重地和我谈过一次心。他给我讲了一个小故事:一位16岁的中学生由于个头矮,眼睛又近视,多次鼓起勇气向班主任老师求助,要求把座位调前一些,每次老师都敷衍答应,但时隔数月,总不见老师有所动作。当时,那位学生以为老师可能忘了。于是,再次登门求助,结果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班上的另一位同学的家长为调换座位竟给老师送礼,而老师收到礼物后很快就为那位同学换了位置。这时他似有一种被欺骗了的感觉。从此,他便对这个老师失去了信心,原来对老师的敬仰也烟消云散,随之而来的是对老师的鄙视与愤怒。
听完这个故事,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从那一刻起,我就时刻告诫自己:为人师者,先正其身。既然选择了这个事业,就要坚持实实在在做学问、清清白白干事情,向社会证实: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
可是现实生活中,“以孩子为中心”的中国家庭模式让许多家长都成了“焦虑家长”,强烈的社会竞争促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为一个家庭的最重要的追求。因此,老师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中难免存在着一定的腐败风险。如何处理家长的送礼行为,成为了许多老师头痛的事。
在我担任班主任的第一年,我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学生家长直接给我快递了两箱猕猴桃。面对这两箱猕猴桃,我又想起了父亲讲的故事和我自己许下的承诺。只是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退还:直接退给学生,只怕会给学生造成不利影响;直接邮递回去,又怕家长不理解,后续麻烦不断。
我思索了许久,决定先跟家长取得联系,纠正他的错误观念,取得他的理解和支持。而家长最后也承认自己的行为确实有错,希望老师能谅解。我又趁热打铁,说了我的解决方式:将猕猴桃交给学生,并告诉他这是家长特地寄过来给他的,希望他能和班级里的同学一起分享。后来,那位同学对于家长的这一行为表示很惊喜,也很感激家长的体贴之心。我也趁此机会给学生上了一堂“感恩父母”的德育课,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劳动的价值不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行为,而且关系着整个社会,关系着整个新生代的今天和明天。教师任何的不廉行为,哪怕只是一个鸡蛋,一箱水果,都会如烙印般刻在学生的心灵上,对学生产生持久的负面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时刻铭记“廉洁无小事,透明铸和谐”。只要我们用透明、纯洁的心去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就一定能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廉洁的魅力!
责任编辑:王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