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赵叔摘“帽”记
34、赵叔摘“帽”记
2017年09月13日 13:22:19 来源: 作者:宁波市海曙区 马小磊
暑期,赵叔休假旅游,特意转道看望我父亲。晚上,家中小聚,边吃边聊,相谈甚欢。
时隔多年,老战友再次相见,自然感慨万千,父亲端起酒杯:“咱们那些老战友,还是你老赵发展得好,恐怕赵局叫得年头最早的就是你了。”
“可别这么叫,我现在是赵副局长。”赵叔连忙摆摆手道。
“赵叔,您这是犯错误了啊?”小时候我整天跟在赵叔身后玩,说起话来也没顾忌。
“哼,你也太小看我这个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赵叔扭头狠狠瞟了我一眼。
“嘿嘿,那您是……”我继续刨根问底。
“原来就是副职,称副局长只是回归本位罢了。”赵叔一本正经道。
我和父亲恍然大悟。
“开始听别人叫自己赵局有点受宠若惊,时间久了反而心安理得地欣然接受了,很享受这种被人‘戴高帽’的优越感,觉得这样有面子。”赵叔继续解释道。
“嗯,不少党员干部就是在一声一声“拔高”的称呼中变得飘飘然,滋生了官僚主义的作风。”谈到将“副职”叫成“正职”,父亲也深有感触。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后,听别人叫自己副局长、同志时觉得很别扭、很尴尬,但没过多久,发现和同事感情浓了,同群众距离近了,工作开展顺畅了,心情也好了很多。”赵叔笑着说。
“喊一声同志近一分,称一声职务隔一层。党员干部要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端正心态、放低身段,才是踏实勤勉的工作态度。”我补充道。
这顿饭很晚才结束,我们聊了很多,感觉摘掉赵局这顶 “大帽子”的赵叔愈发显得神采奕奕。
责任编辑:王国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