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有些“困难”不帮也罢
78、有些“困难”不帮也罢
2017年09月13日 13:27:34 来源: 作者:绍兴柯桥 王国强
“老同学,还记得我是谁吗?”今年7月的一个晚上,已近9时,一个多年不见的同学突然来了电话。那是一个小学同学,我们曾经玩得很好,因多年不联系,有点疏远了。据说,他办了企业,老板做得很大了。
这个时间来电,直觉告诉我一般不会是好事情。对方的相貌在脑海中闪过后,我答道:“阿昌(化名),你今天怎么想起打我电话了?”“你晚饭有没有吃过啊?”听同学语气,甚是热情。当然,在我这个木讷的人听起来,这纯粹是套话。“呵呵,吃过了,吃过了!”“兄弟,有这么一桩事情……”
据阿昌讲,他的企业内有一些违章建筑。早段时间,相关部门已责令企业停产,限期拆除。那天,绍兴市柯桥区联合验收组十二个部门对其企业进行了验收。而他自认为企业是当地的规模以上企业,政府应当支持。便以违建内的机器不易搬走为由,一直没有拆除,要求缓拆并将措施改为边整改边生产。嘴上不说,但心知肚明,他是想用此缓兵之计最终达到不拆的目的。
电话通了近半个钟头,他一心认定,只要领导一句话,他的企业就能开。他还信誓旦旦地说,已跟另外验收的十一个部门的领导打过招呼了,都“托到了”, 就某一部门了,非要叫我去为他说情。还一口一个“兄弟”,一口一个“老同学”,仿佛他的生死大权就掌控在我手中一样。百般无奈,我只好说了句浑话:“那我去问问看。”
第二天上午,从其他渠道得知,阿昌企业的验收意见书上清一色的十二个“不通过”。我心里反而一阵轻松,立马打电话给他并提醒须按要求整改,还加了一句“争取尽早复工”。
拆违控违,力度空前,童叟皆知。我的老同学又岂能不知?那夜,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去问一下什么情况,该怎么说。真是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事后想想,亲情、同学情、同事情都要珍惜,人家有困难是要帮。但是因阳奉阴违,甚至是对抗政策、法纪而造成的“困难”,这是人家咎由自取,不帮也罢。尤其是纪检干部一定要立场坚定,否则,轻则毁坏自身形象,重则可能违纪违法,甚至可能犯罪。
责任编辑:王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