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用真心温暖人心 以服务夯实基础

2016年12月19日 14:07:28 来源:浙江省民政厅 作者:浙民轩

 

  名片:陈赛花 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安丰社区    

  她踏入社区工作岗位十余年来,一直像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任劳任怨、勤勤恳恳,默默耕耘在社区这片为民服务的土地上,无论工作再忙、压力再大、困难再多,她始终一步一个脚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每个民政对象的家中,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解决群众的疾苦,履行着一个民政干部的职责,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用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开启社区自治模式


新春来临为老人发放手工作品.jpg

  社区养老是当前社会趋势,她认清形势,为了让退休居民享受到更好地娱乐活动,开始入户走访,投入到广场舞大妈身边了解居民的需求,按类型建团队,很快在社区组建起了甬剧班、越剧班、京剧班、民舞班、合唱班等开启自我养老模式,没有合格的辅导老师,她想办法动脑筋从电视、电脑学,带出去请进来交流联谊学,让社区文体工作红红火火发展起来的同时为社区创建了自我养老模式和自我教育模式。

  她结合党员一人一岗,“两学一做”,让有能力有爱心的党员作为社会组织负责人培育多支公益组织:文明眼镜督导队、康师傅工作室、365居家养老服务队、银帆工作室等等,引导他们抓住居民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急、难、愁”问题,在“以人为本”和“服务居民”方面下功夫,形成了社区自治的良好风尚。

  打造阳光民政,为民解困做居民的贴心人


冬天为独居老人添衣.jpg

  她在民政工作中完善制度公开承诺,将办事程序、服务事项、办理结果等内容在安丰通讯、社区公开栏进行公开承诺,做到家喻户晓;完善评议制度,组织党委、居委会代表参加评议活动,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提高帮扶工作。就救灾工作是基层民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是考验民政工作者的关键时刻。为加强救灾工作管理,她带头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和居住对象进一步排模建档。每次台风、抗洪发生时,她总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弱势群体家中,丝毫不在意是否占用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而是竭力为他们排危解难,并尽快争取政府的相关救助物品及时地发放到他们手中,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今年,她还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3月份开始连续4个月扎根于为老小区停车位整治工作,使小区内的生命通道畅通无堵,为保障居民的安全改善环境完成了伟大的工程。

  她对社区内享受低保人员、残疾人、困难群体都了如指掌,同时为他们建一户一档,实行动态管理。除了制度上的完善,她还给予困难群众更多的是感情上的抚慰和精神上的寄托,许多人都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86岁独居老人陈师傅更是把她当成女儿,见人就说:“陈书记真好,什么事都可以帮我解决,住在这里是我最大的幸福。”社区有一位105岁的崔外婆经常口中念叨她:“陈书记黑了、陈书记瘦了。”她成了老人们心中的孩子,她也为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主动承担起了作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用心的她成优抚对象的知心人。社区内有退伍军人56人,每年“八一”她都会请他们过来聊聊天,建立了一种亲情感,让那些有共同语言的人一起为社区建设献计献策。有一个系东海舰队航空兵士官,2000年复员时由于他对转业政策理解有偏差,最后发生了上访事件时,影响了社会稳定。她坚信:用爱作为动力,感化他的情绪做好他的思想疏导工作,为政府分忧。这是民政工作者面临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她多次上门走访,用心用情苦口婆心地讲解政策,使他明白事理,最后他思想稳定下来,妥善地预防了数次赴京、市上访事件发生。由于她的热心、细心和耐心,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为下岗失业人员开启“微就业”,让社区充满正能量

  2013年她创办恒爱公益编织站,得到了中央财政支持,实现大市区范围有编织手艺的下岗失业人员、低收入家庭成员以及残疾人有偿参与,在为孤残儿童送温暖的同时,带动这些特殊“爱心父母”再就业,创造为低收入群提供非正规就业机会和向全市孤残弱势儿童送温暖双重公益效益,同时也实现了为在职党员提供利用“碎片时间”参加志愿服务,以“待用爱心”领取微心愿的创新尝试。

  2014年换社区后根据现有资源她打造“红玫瑰手工坊”,再次开启公益“微就业”组织,探索另一条为社区为社会做贡献的路子,2016年得到市妇联的项目经费资助为女性们开启了布艺培训,引进外贸企业加工单子,为下岗失业低收入家庭再次创造就业机会。

  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成了弱势群体的暖心人

  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切实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社会氛围,她建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除了改善硬件设施外,她打造社区慈孝敬老,建立自治养老、以老养老模式。在她的专业理念引导下老人们要互相照顾、团结友爱,年纪小一点的要帮忙照顾年老的,老人们也一改了往日斤斤计较、吵吵闹闹的面貌,“鸡毛蒜皮”的事情没有了呈现出一批其乐融融的景象。每个节日,她组织发动、辖区单位、社区志愿者敬老献爱心,为老人们送去慰问物品,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她创建“和谐花”工作室,组建专业人员、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开启幸福婚姻家庭项目;社区有一对夫妻因为家暴,妻子徐大姐受到精神和肉体的折磨时来找我。顶着她丈夫的恐吓,了解情况后进行分析,结论是这对夫妻可以挽回,于是引入专业机构对夫妇进行分别调解和专业沟通,几个月后促成他们重归于好;从视同仇敌,变为破镜重圆。不管是本地人还是新宁波人,只要住在她管辖的小区,就不允许有家庭暴力、违法行为事件的发生,如果她知道了就一定要管要解决。她的专业做法得到了市民政局的项目经费资助,得到了全国妇联等幸福婚姻家庭进社区的试点。

  用服务找回党员原色,“小服务”托起“大民生”

  她上班总比别人早,下班总比别人晚,加班加点是常事。由于白天忙着熟悉和处理社区日常事务,走访居民很多时候就只能在晚上进行,饿着肚子是经常的。联丰新村车站西移,给社区居民出行带来不便,几位老人晚上7点打电话给我,她放下饭碗第一时间回到社区,安抚他们的情绪,引导他们通过正常渠道进行呼吁。安丰街施工扰民、沿街店面化粪池冲小区外溢等等,不管工作多忙,我都会抽出时间耐心听取居民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尽己所能通过各种途径为民排忧解难。每一件所谓的小事,都是居民的心头事、烦恼事,也是民生服务的缩影和细节。从居民家里的煤气灶维修、报刊订阅,到公共自行车点的增设、河边路灯的亮度调节,再到新装的夜灯、小区门口行车分流的护栏、智能快递寄存箱安装、小区丰富多彩的活动,实实在在为民办事。在民政工作中她探索出创新的服务理念和优秀的案例,如定期举行“开放空间”议事现场解决居民所需,针对居家养老服务探索一套自我养老和互助养老模式,社会组织承接无物业小区管理,针对毁绿建立绿地让领,停车难问题实施错时停车等等,好的点子好的理念受到中央电视台、省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居民的要求是方向,居民的满意是标准。陈赛花同志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注重人文关怀,落实好各项民政业务政策法规,把上级的政策、法规扎扎实实地落实到每一个民政对象身上。努力争当最美民政人,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民政部门应有的贡献!

呈报单位:宁波市海曙区白云街道

责任编辑:林庭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