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从严管党治党

2016年12月01日 15:34:58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杨文英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把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全面从严治党新长征路上,纪检机关作为党内专责监督力量,就要深入贯彻全会精神,找准职责定位,聚焦主业主责,查找不足、盯紧短板,明确靶向、精准发力,及时破解管党治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实现纪律教育由“浅”入“深”的转变。加强纪律教育是纪律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唤醒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的前提和基础。实践中,少数地方或单位开展纪律教育浮于表面。一是不够重视,习惯于搞突击、一阵风。二是流于形式,习惯于念文件、读通报,手段单一、内容枯燥。三是效果不佳,入耳不入心,教育不深刻。无数案例证明,思想堤坝筑得不牢,必然会带来政治上的变质、经济上的贪婪、道德上的堕落和生活上的腐化。教之以廉,学之以贤。强化纪律教育,必须提升针对性、实效性,就是要抓重点,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党纪,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解决好“总开关”的问题,引导党员干部保持在理想追求上的政治定力,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要抓特色,充分发挥革命老区的优势,深挖红色资源,激活红色基因,打造本土廉洁文化。就是要抓载体,坚持把纪律教育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持续开展好“宣讲”“考纪”工作,形成常态长效化制度,使纪律教育真正触及灵魂。

  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由“松”到“严”的转变。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一段时间以来,少数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政治生活松松垮垮,不认真、不严肃问题仍然存在,导致党内生活存在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倾向。一是在召开民主生活会时,看“出勤”而不讲效果,轮流发言而不管质量,对问题视而不见,走过场的现象仍很突出。二是怕得罪人,批评和自我批评缺乏“辣味”,没有真正做到红脸出汗。三是信奉拉帮结派的“圈子文化”,习惯于以人划线、搞亲亲疏疏的那一套。党内政治生活松,党员干部队伍就会散。要让党内政治生活这个熔炉“热”起来,必须贯彻落实《准则》要求,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回归党内政治生活解决问题的优良传统,切实发挥治“未病”、防“未然”作用。就是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使党内政治生活更具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就是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查处拉帮结派、搞团团伙伙、结成利益集团的行为,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实现党内监督由“虚”到“实”的转变。监督是权力正确运行的根本保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部分。当前,少数地方和单位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党内监督的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有的是监督渠道不畅,监督虚化、流于形式。有的是监督缺少合力,监督主体之间沟通协调不够,力量分散。还有的同级监督乏力。党内监督缺位,必然导致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贯彻新修订《党内监督条例》,必须强化党委全面监督,突出主体责任,盯紧“关键少数”,突出主要问题,多设监督“探头”,不留“暗门”、不开“天窗”,确保党内监督没有禁区和例外。必须强化纪委专责监督,突出监督执纪问责,把纪律挺在前面,加强对同级党委(党组)监督。必须增强协作沟通,强化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的结合,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监督网络。

  实现责任担当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全面从严治党能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关键就在牵牢主体责任这个“牛鼻子”。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问题比较突出,导致主体责任虚化弱化甚至空转,责任担当越到基层越层层递减,上面九级风浪,底下纹丝不动。有责不担,正气难彰;失责不问,百弊丛生。六中全会强调,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失责必追究。压实责任的担子,就要把党风廉洁建设纳入党委总体部署,必须强化问责,推动主体责任落地生根。就是要加强督导,强化压力传导、责任落实。必须严格执行《问责条例》,强化“一案双查”,坚持把问责作为推动责任落实的锐利武器,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严肃问责。

责任编辑:徐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