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修炼叫“援疆”

2019年01月14日 09:58:48 来源:衢州援疆 作者:葛志军

  奉献,对衢州援疆人而言,绝非平淡生活中的一句轻松口号,而是在非常环境下的一场人生修炼。

  心有真爱,所以奉献

  追问为什么援疆,每个援疆人都会给出不同回答,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因为爱。

  与援疆干部郑剑亮交流,说得最多的是专班运作、工程进度、项目质量、经济效益,聊到家人,他只说了一句话:“最牵挂的是父母,最愧疚的是妻子和孩子。”是援疆,让我们见到了表面坚强的他、内心柔软的他、胸怀大爱的他。

  援疆干部毛伟建和我分享了一个他家“二宝”的故事。孩子出生时,他没能陪伴在妻子身边,他给儿子取了个名字叫“缘姜”(妻子姓姜,也取“援疆”谐音)。2018年6月,他因公回衢,儿子居然不认他这个爹,等混熟了,又离家返疆了。他说,这段父爱的缺失,希望日后能弥补。

  根据指挥部的统一安排,每位援疆干部都要结对1-2户贫困户,每个月至少进村入户一次,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次数多了,当地老百姓把援疆干部当作亲人。“每次他们张开双臂拥抱你的时候,就能真正感觉到什么叫以心换心。”毛伟建说。

  奔走在乌什乡间田野,当地群众友善的笑容、亲切的问候,还有见到援疆干部时那种热烈的握手,给人以如家的温暖。他们相互间不一定记得全对方的名字,但“衢州”二字却是相识的纽带。

  衢州市委领导带头捐助结对贫困学生,截至目前已收到社会各界捐赠过百万元。“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城市品牌正逐步延伸到受援地,“一座最有礼的城市”品牌正渗透到各项援疆工作中。

  身在异乡,且当故乡

  “舍家报国,倾情援疆”。这是记者在乌什期间听得最多、见到最多的一句口号、标语。

  近两年来,77个援疆项目、7.3亿元援疆资金,带动社会总投资37亿元……这串引人注目的数字背后,浸透着衢州援疆人四处奔走的汗水。

  “援疆,就是要用行动书写忠诚和担当,增强受助者的自我造血功能,为乌什的发展作出衢州努力、扛起衢州担当、贡献衢州力量。”衢州市援疆指挥部指挥长祝升明说,正因为衢州援疆干部人才一批接着一批干,把他乡乌什当故乡衢州来精心谋划,才有现在这样一批看得见的扶贫产业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QQ截图20190110160026.jpg

  对口支援乌什8年多来,衢州援疆人坚持“衢州输入”与“乌什输出”并举,由单向扶贫向双向互动协同发展转变,围绕产业扶贫、民生扶贫、智力扶贫、市场扶贫等重点,有力激活乌什县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打造区域对口协作扶贫新样本。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以培育优势产业增强内生发展能力;坚持“真扶贫”与“扶真贫”相结合,以民生改善为目标推进精准扶贫;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以智力帮扶为根本扎实脱贫根基;坚持“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相结合,以全民参与之势形成援疆合力,干出了友谊、干出了成果。

  新疆振兴园牧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布永宾激动地说:“有了援疆资金的补助,阿合雅镇五百多户贫困农户得以通过托管养殖的模式,获得稳定的收入。”在乌什县万亩葡萄种植基地,负责人李聪颖说,指挥部分两年提供400万元援助资金用于葡萄架改造等全县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眼下葡萄园每天至少能容纳500名村民打工,是一条重要的脱贫增收渠道。

  如今,浙里美驿疆南、西域小羔羊新疆特色餐饮、欣禧源葡萄酒业品鉴店等一批“十城百店”项目正式落户衢州;“百村千厂”全面开花,10余家企业落户乌什,解决4000多群众就近就地就业;“万亩亿元”科技引领,投入援疆资金1450万元在依麻木镇7村试验的林下食用菌栽培技术可日产菌棒2万棒,使当地百姓每年户均增收2万元……那压弯枝头的大核桃、秋风中的红苹果、托什干河边的甜红枣为衢州援疆人的不辱使命作证。

  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

  走进衢州援疆馆,一首《我在乌什有亲戚》传递着“祖国大家庭、衢乌一家亲”的深情厚意,张张图片、段段文字、桩桩事迹,见证着衢州援疆的坚定步伐,展示着乌什的沧桑巨变。

  衢州新时代创新大厦、衢州幼儿园、衢州小学、衢州中学、三衢大厦、衢州风情廊等衢州援建的一批教学楼、人才公寓、文化礼堂……在乌什县城乡,大到一幢高楼,小到一辆救护车和一只垃圾桶,带“衢”字的标识随处可见,“衢州有礼”在乌什绚丽绽放。

  在阿合雅镇万亩核桃园里,林管站站长艾海提·莫拉艾散使劲夸奖衢州援疆干部;在衢籍企业家投资的鼎隆帽业车间里,女工买热合吧·吐尔洪激动地算着每天工资收入,脸上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依麻木镇衢州团结新村的援建新房里,村民真诚的眼神里表达着内心的感激之情……这正是衢州援疆人把乌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放在心上、把援疆项目放在心上的真实写照。

  新学期伊始,18位衢州援疆老师正式“托管”原乌什一小(现更名乌什·衢州小学)。面对全新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如何植入先进教育理念、如何普及“有礼”文化、如何抓好国语教学……件件事关教育援疆全局。“压力山大。唯有夙兴夜寐,方能不辱使命。”指挥部人才组组长何水根如是说。

  夜晚,飘逸、灵动的“衢乌情”城市雕塑熠熠生辉。项目设计创作团队负责人石红艳说,雕塑以艺术的形式感谢衢州倾情援疆、无私奉献,体现两地交往、交流、交融的民族大团结寓意,是乌什人民最朴素、最长情的告白。

  红柳的坚韧、胡杨的顽强、雪松的高洁、白杨的朴实……在衢州援疆人身上,这些美好品质得到了一一见证。

责任编辑:楼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