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浙江实践”
“中国梦与浙江实践”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图片展在浙江图书馆开展
2016年07月01日 11:52:59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本网记者 黄国中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95岁华诞。
95年的光辉历程,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从革命战争时期到新中国的建立,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到改革开放时代,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全党和全国人民正朝着“两个一百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阔步前行。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中国梦与浙江实践——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图片展”在浙江图书馆开展。展览分五个部分:经济篇、政治篇、文化篇、社会篇和生态篇,共计有103块展板,展览力图通过生动事例和图表反映2003年以来历届浙江省委、省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所取得的成就。
经济篇主要反映了我省从经济小省到经济大省,再到经济强省的建设,浙江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居全国各省区市前列,经济发展水平领先全国整体水平10年左右,为实践中国梦特别是“经济强国梦”提供了很好的样本。
政治篇主要反映了我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开拓创新、勇于实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注重发挥市场作用和激发社会活力,注重战略引领和基层创新相结合,积极推进地方治理体系的优化和自身治理能力的加强,以提升治理有效性作为政治发展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全面加强法治建设、有序民主、有效管理,走出了一条符合浙江实际的政治建设和发展之路。
文化篇反映了我省在建设文化大省目标推动下,将“文化观”与“发展观”紧密连接在一起,以科学发展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全新的方式建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无中生有”的创新精神发展文化产业,使文化成为保障全省经济、社会、政治、生态协调发展的“硬道理”。浙江将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紧密结合,着力构建诚信、公平等现代市场伦理,涵养、激发创业创新的地域文化精神,推动全省经济转变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协调互动的浙江之路。
社会篇主要反映了浙江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挖掘本地各种资源,尤其是地方社会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全国最小。在地方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基层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城乡居民和社会民间组织,上下联动,广泛参与,探索创新,在初步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同时,推动社会现代化,“中国梦”在全国逐步实现提供了鲜活的社会实践成功经验。
生态篇反映了我省在陆地地域小省、自然资源小省、环境容量小省的省情下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因此,也率先遭遇“成长中的烦恼”,从而率先开始生态文明建设。浙江在“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生态文明观引领下,一张蓝图绘到底,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从“绿色浙江”提升到“美丽浙江”,通过“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一个“美丽浙江”和“美好生活”并举的现代化浙江展现在世人面前。
浙江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他在浙江工作期间的深邃思考和丰富实践,是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解决当代中国问题的典范,是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体现,也折射出习总书记“中国梦”治国理政思想孕育、形成、发展的轨迹。如“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贯思想,而且早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已成为其基本工作实践。“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即出自总书记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期间提出的著名论断。
展览由浙江省文化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浙江图书馆、浙报集团图片中心共同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