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作《囚歌》始末

2017年08月18日 09:51:30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16437010240954404751.jpg  

位于上饶周田村的曾囚禁叶挺将军的一间牢房

   囚 歌——烈士遗著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周恩来评价:这才是真正的诗,他有着峻烈的正义感,使他对于横逆永不屈服,他又有透彻的人生观,使他自己超越于一切苦难之上。
  郭沫若称赞:他的诗里燃烧着无限的激情,辐射着无限明澈的光芒,是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革命正气歌,他的诗就是他自己的人格和气节的生动写照,是他精神上敬仰的老师。
  叶挺,字希夷,广东惠阳人,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期间任第四军独立团团长,率部强攻汀泗桥,智取贺胜桥,勇登武昌城,一路所向披靡,其部队被誉为“铁军”,后升任24师师长兼武汉警备司令。1927年国民党背叛革命后,他于8月1日与贺龙一起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十一军军长。同年12月又领导广州起义,任前敌总指挥。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起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如今依旧是小学课本内容的《囚歌》,让现在很多人初识叶挺。
  一心回国 只为革命

  叶挺于1896年出生于广东惠阳县的一个农家,从小喜欢读书学习的他,在1912年考入广东陆军小学,然后,仅仅用了5年时间,便升入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和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1918年,学成毕业的叶挺,回到广东,不久参加粤军。
  1924年,叶挺作为当时的军事人才,前去苏联学习深造。在苏联东方劳动大学学习时,受到李大钊和同学中共产党员的影响。翌年,他又与聂荣臻等人进入军事学院,在那里,叶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得到批准。
  抗战爆发前,叶挺回到祖国。作为优秀的军事人才,国民党曾许以高官厚禄,但遭到叶挺的拒绝。
  “革命好比爬山,许多同志不怕山高路险,勇于登攀;我有一段,爬到半山,又折回头去,如今才追赶上来。今后一定在党中央领导下,与大家团结一致,抗战到底!”叶挺曾这样表达自己回归革命队伍的决心。
  统率“铁军” 北伐扬威

  1925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在广东肇庆成立,其基础是原“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2000余人的队伍几乎全是精兵强将,他们中,要么是参加过农民运动的干部党员和团员,要么是黄埔军校和滇军干部学校学员,而招收的战士,也多是有着满腔革命热情的新兵。
  这支队伍是由叶挺任团长,因此称“叶挺独立团”,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支可以直接约束的部队。叶挺按照党的指示,对队伍进行紧张的军事、政治训练,让部队的政治觉悟和军事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1926年4月底,独立团奉命作为北伐先遣部队,首先开赴前线。
  在武昌城下,受命担任主攻的独立团,一营成立奋勇队,官兵们留下了遗书和遗物,誓为攻城而献身。最后,叶挺率领的独立团,用5天时间,以牺牲191人的代价,歼灭3万敌军,攻克武昌。
  在整个北伐战争中,独立团英勇善战,屡建战功,为国民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1927年1月,旅居武汉的部分广东人士在汉阳兵工厂铸造了一座人称“铁军牌”的铁盾,敲锣打鼓地献给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代表第四军接受了铁军牌。
  南昌起义 功勋卓著

  南昌起义前夕,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张发奎同汪精卫相勾结,策动反共阴谋,强令第二方面军高级军官中的共产党员退出军队或脱离共产党,并欲借上庐山开会为由,趁机解除叶挺、贺龙的兵权,吞掉中国共产党所领导和受中国共产党影响的第20军、第11军的第24师和第4军的第25师等部队。
  时任第二方面军第4军参谋长的中共秘密党员叶剑英获知消息,当即与叶挺、贺龙等紧急聚会,共商对策。
  1927年7月27日,赶在敌人出动之前,叶挺和贺龙先后率部奔赴南昌,和周恩来、朱德、刘伯承、聂荣臻等一起,立即投身到具有重大革命意义的南昌起义的紧急筹备中。
  4天后,叶挺奉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指示,拟定起义作战命令:“我军为达到解决南昌敌军的目的,决定于明(8月1日)凌晨4时开始向城内外所在敌军进攻,一举而歼灭之。”
  然而,8月1日凌晨2时,由于第20军的一个营副告密,起义提前两小时打响。
  深夜,起义的红色信号将南昌城映得通亮,叶挺和贺龙等指挥所部向敌人发起猛烈攻击。

责任编辑:马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