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柯桥区:这里有一支老党员先锋队
绍兴市柯桥区:这里有一支老党员先锋队
2016年05月24日 15:32:00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何超群
遇上难事,他们挺身而出;脏活累活,有人抢着干;一身正气影响着身边人。
这几天时不时地下雨,但绍兴市柯桥区华舍街道华墟居委会不少村民却在雨天里主动拆除自家的彩钢棚。“老党员们不但自己早拆了,还一次次上门讲道理。”昨天,51岁的丁大妈一边把拆下的彩钢瓦码放整齐,一边笑着对记者说,再不拆,脸都红了。
“我们这里有一支老党员先锋队,影响了很多人。”华墟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宋建华向记者介绍,全村60岁以上的党员有40多位,占全村党员数的三分之一左右,80岁以上的有10位。“华墟”从一个落后村变为先进村,他们功不可没。
面对菜刀,他们挺身而出
华墟居委会是典型的城中村,外来居民有6300多人,是本村户籍居民人数的3倍。但走进这个村,你能感受到它像城里小区一样整洁干净。“这是老党员们用一身正气换来的。”一位村民说。
一直以来,为了腾出房子出租,不少居民将杂物随处堆放。不但影响村容村貌,有些还严重影响出行,群众反映强烈。月芳(化名)家就是问题相对突出的一户,近三米宽的村道,被她家占用了两米多。前年开始,村里环境卫生整治,居委会干部上门劝说了10多次,她还是照样乱堆。
这事传到了老党员们的耳里,他们自告奋勇上门劝说。不料,“那天,月芳手持菜刀冲出来。”宋建华清晰地记得,就在这紧急关头,只听有人大喝一声:“要砍先把我砍了!”话音刚落,丁寿钊、丁寿根等几位老党员冲上前去,立在月芳面前。“七八十岁的人,还这么硬气,我算是服了。”月芳事后说,她当时感到很羞愧。
只要是为了集体的事,老党员们热心参与,随叫随到。
这个春天,“华墟”的扁担江焕然一新,河水清澈,江面干净。“而在前两年,这里脏得连河水也看不到。”“华墟”驻村指导员李颖站在桥上告诉记者,近千平方米的乱搭乱建小棚,盖住了河面,到处藏污纳垢。更令人头疼的是,一个叫丁寿雨的大爷在桥下搭了个简易房,丝瓜棚沿着桥墩铺开,有数百平方米。
“影响河道整治,必须清理。”去年春天,拆违工作人员来做思想工作,丁大爷性子急,操起木棍怒喝:“谁敢拆?!”原来,大爷耳朵有些聋,沟通难。不光街道干部,连警察也对他没有办法。这道难题最后“交”到了丁兴康等老党员的手里。“都是上了年纪的人,有些话能说到心里去。”终于,经几位老党员耐心劝导,丁寿雨“放下”丝瓜棚,上城里的儿子家享清福去了。“村子干净,河道清爽,看看也舒服。”如今,只要有空,丁寿雨总会回来转转,看风景。
再脏再累的活,党员干
老党员们身体力行,在平时生活中,处处作表率,在村民心目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
4月23日,雨下得很大。华墟开展“两学一做”重温入党誓词学习活动。活动上午九点开始,八点五十分左右,90岁老党员胡杏珍在孙女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走进了会议室。“胡奶奶,您还来啊!”“胡奶奶,您小心!”大家拥上去,关切地说。“做到老,学到老,我能说会走,怎么可以不来?”老人中气十足地说。
胡杏珍是华墟党龄最长、年龄最大的一位党员。“她不但身体健朗,而且德高望重。”华墟居委会外来人口管理员、80后黄双燕告诉记者,有一次,她路过胡奶奶家,看到老人拿着扫帚,用煤饼粉清理路上的狗粪……此后,黄双燕常常用这个例子提醒大家珍爱环境,许多人深受触动,慢慢改掉了随手扔垃圾的坏习惯。
“对照老党员,我们做得很不够。”华墟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宋建华说,在老党员的影响下,争做“先锋模范”成了华墟每个党员的目标。丁文祥就是其中一位。“一次,他跳进两米深的粪坑,一锹一锹把脏东西清理干净。”说起党龄不长的丁文祥,年近八旬老党员丁寿钊竖起拇指夸赞他“好样的”。
华墟有许多老房子,公厕夹在其中,臭气熏人。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从前年开始,华墟对公厕进行提升改造。“花大钱请人搞,都没人愿意。”宋建华说,最后,党员们提出“再脏再累,党员干”。丁文祥带头跳进粪坑,给大家做了榜样。
“哪个党员优秀,这里一清二楚。”昨天,站在华墟党员先锋指数榜前,居民王翠英阿姨指着榜上108位党员的分数说,哪个党员做得不够,我们直接挑刺,他的分数就低,“张榜公布后,个个争当先进。”
“华墟居委会党支部已连续三年被评为绍兴市柯桥区五星级党支部。”华舍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国荣向记者介绍,华墟从一个落后村变为先进村,以老党员为表率的党支部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张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