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有话说|乡音吐新韵

2022年12月15日 11:40:13 来源:宣传半月刊 作者:孙涛

  理论宣讲,重点、难点都在基层。如何破难,让基层宣讲产生更大效应,这是一个持久的课题。

  2015年5月我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加入了“王金法广播”宣讲工作室,学习用乡音乡韵和顺口溜进行广播宣讲,从施肥种菜到国家政策都是我们宣讲的内容。对于很多人来说,电台主播似乎有些神秘,“乡镇电台主播”更是“幕后大咖”——你得掌握“十八般武艺”。走进广播站,我不仅是一名主播,还是“宣讲员”“记者”“摄影师”“调解员”“农技员”,等等。

  事实上,在乡镇做宣讲并非易事。我的师父在里是无人不晓的“老王镇长”——王金法。从拜师学艺到独当一面,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7年来我坚守话筒,认认真真学习“大道理”,乡音土韵讲述“小故事”,在一次次的电波传递中将我们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动态、镇村事项、家长里短……说给村民听,讲到群众心里。

xc2211b052.jpg

2022年11月18日,孙涛在安吉县溪龙乡黄杜村宣讲

  创立于1969年的“王金法广播”,如今已经从师傅一人壮大为一个105人的基层理论宣讲团队。80后90后为这个村头的大喇叭注入新的活力,用年轻开放的心态拥抱新的传播态势。

  内容上,精准覆盖办特色。里是一个拥有45万人口的大镇,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就有35万。这给织里镇的社会治理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如何让这些外来逐梦者在“富口袋”的同时又能“富脑袋”,是工作室一直研究的课题。2012年开始,工作室探索将广播“分身”,延伸至各个企业车间,密织起面向新居民的“车间好声音”广播宣讲网络。如今,“王金法广播”已面向年轻群体开设《邀你说里》《知青年说》等栏目,并与公安合作《民警说》、与医院合作《吴兴声》、与团委合作《青年会客厅》、与工会合作《吴兴匠心》,让不同行业的人都能在广播中找到共鸣、同频共振。

  行动上,充分发挥互动性。我们开通了“王金法广播热线”,每年能接到1000多个电话,内容涉及环境卫生、违法搭建、邻里纠纷等各种问题。无论大事小事,工作室成员总是耐心接听,并尽力协调相关部门及时给出相应反馈。官方微信公众号“事”开通后,成为听众们反映问题的新渠道。

  我们走出广播室,从幕后走到一线。一方面“进村走企入基层”,在公园、车间等区域开展面对面的宣讲,针对受众主体不同、宣讲主题不同,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宣讲方式,但主旨和方向始终如一,热情和创造与日俱增;另一方面走上云端,精准抵达网络用户。在大家的努力下,“王金法广播”网络电台“青年会客厅”正式上线,传统广播开始与网络电台擦出新火花。上线5年来,“青年会客厅”已发展成为拥有3档节目,涵盖热点话题、红色故事、文化娱乐等多方面内容的网络电台,粉丝超11万,成为网络宣讲的电台新力量。

  今天,我和我的同事们,以年轻人的方式讲述着“红色文化”,未来也将带领更多的年轻人把“红色与传承”讲给大家听。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我们这群“后浪”纵情向前!

  (作者系“王金法广播”宣讲工作室宣讲员)

责任编辑:郑丽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