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奶奶的幸福晚年看宁波家院互融养老服务

2019年06月06日 16:57:40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通讯员 屠 晶

  这次回家,奶奶家的墙上贴着一张“家院互融服务卡”引起了我的注意。家院互融是2011年,宁波江东区(2016年9月并入鄞州区)首创的新型居家养老模式,由政府出资,养老机构为居家老人提供的多样化、专业化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也能享受到养老院优质便捷的养老服务。近年来,奶奶一直享受家院互融养老服务,实现了高质量的居家养老,值得总结推广。

  一、奶奶的居家养老

  除夕夜在奶奶家团聚,父母忙着烧饭,我在奶奶的房间里陪老人家聊天,抬头一看,墙上醒目处贴着一张家院互融服务卡,上面有奶奶的姓名、身份证号、服务类型、所属社区以及监督电话等信息。

  “奶奶,‘家院互融服务卡’是做什么的?”我问奶奶。

  “这个用处多了。每个星期会有人来家里打扫卫生、陪我聊天,你看,过年前,小罗(家院互融服务中心服务人员)就帮我擦了玻璃,洗了床单被罩。生病的时候,打个电话,医生会上门来看病。去年底的时候我有点发烧,第一次去医院看过后,接下来挂盐水都有医生护士上门,不用自己去医院了。”奶奶说。原来奶奶已经享受家院互融养老服务7年了。

  我家是老龄化社会中,家庭照料问题突出的一个真实写照。奶奶今年87岁,只有爸爸一个儿子,日常生活可以自理,饭由我父母每天送;外婆今年82岁,有两个女儿,目前和阿姨住在一起,前两年动过手术,照料由我妈妈和阿姨共同承担。我长期在外工作,帮不上父母多少忙。父母都是50多岁的人了,爸爸还要上班,两人每天要为奶奶烧饭送饭,还要照顾外婆,日常赡养老人压力很大。

  爷爷过世之后,奶奶一直独居在家。奶奶在老房子里住了一辈子,习惯了那里的生活,更愿意继续住下去。考虑奶奶年事已高,搬去和我们住需要适应的过程,反而不利于老人的身体健康,况且我们家和奶奶家很近,车程10分钟,日常照料比较方便,所以,我们选择让奶奶继续住在老房子里居家养老,这一住就是7年。7年里,除了父母每天两头跑照顾,家院互融服务帮了大忙,奶奶才能拥有现在这样幸福健康的晚年。

  “这个家院互融服务真的是好,不是花架子,是实实在在每星期有人上门帮你奶奶搞卫生、陪你奶奶聊天,就像除了我和你爸,还有另一双手在照顾你奶奶。如果没有家院互融服务,我和你爸更加焦头烂额了。”不仅是奶奶,妈妈也对家院互融服务赞不绝口。

  二、家院互融的宁波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省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十分严重。《浙江省2017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显示,按户籍人口统计,截至2017年末,浙江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80.1万人,占总人口的21.8%,比上年同期增加49.5万人,增长4.8%。80岁及以上高龄老人达165.1万人,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5.3%,比上年同期增加3.8万人,增长2.4%。

  宁波市江东区(现并入鄞州区)作为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老龄人口集中,早在201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就达4.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15.8%,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但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养老床位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老年人进入养老机构,享受专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且大部分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只需在子女照料的同时,配合一定养老服务,就可以居家养老。为此,2011年,江东区在全国首创家院互融养老体系,所谓家院互融,“家”指的是居家养老,“院”指的是养老院等机构提供的集中养老服务,通过联通居家养老和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有效整合资源,使居家老人在家就能享受家政便民、物业维修、医疗保健、情感关怀等11类83个服务项目。家院互融模式可以概括为“1113”体系。

  第一个“1”是一个中心。为了打通“家”和“院”这任督二脉,江东区成立了6个家院互融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作为家院互融的中枢机构,一方面掌握全区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一方面联系域内养老服务机构,调度它们派出人员,上门为需要重点照顾的老人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每年年底,根据老人的体验反馈和一年总体考核情况,服务中心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养老机构支付相应的费用。

  第二个“1”是一个网络。6个家院互融服务中心成立之后,将过去分散的6个福利院、48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1个助老服务点进行整编,形成辐射全区74个社区的养老立体化服务网络。服务网络形成之后,区内龙头养老院怡康院的技术、人才等优势可以发挥更大作用,覆盖更多老年人;原先各自为战、势单力薄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助老服务点,有了固定的服务对象、标准化的服务项目、专业养老院的指导,功能定位更加清晰、作用更加凸显;互融服务中心还与嘉和阳光、三替公司等企业建立购买服务联系,通过专业公司,向老年人提供推拿针灸等专业化、特色化服务。

  第三个“1”是一套系统。家院互融服务充分应用“互联网+”,建立起家院互融服务信息管理系统。首先对全区老年人养老需求进行普查,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共享的养老服务信息库。同时,根据老年人特殊需求,为重点照顾的老人安装了集电话通信、紧急救助、生活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养老服务智能终端,只需轻轻一点,老人就能与服务中心取得联系。所有这些信息全部载入家院互融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服务中心、分中心和居家老人之间信息化管理,老年人的需求能在第一时间统一派单,并进行跟踪反馈,确保提供高效、优质、贴心的服务。2011年至2016年,家院互融为域内老年人提供服务500多万次。

  “3”是服务三类人群。家院互融对具有户籍并实际居住在江东区的老年,按ABC三个类别实施分类管理。A类为重点会员、B类为一般会员,其他老年人列入C类体验会员,分类标准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庭收入状况、子女配偶状况等,不同类别的老年人享受的养老服务内容和政府购买服务标准不同,其中A类重点会员可享受到的专业化可选择服务和政府购买服务标准最高,B类一般会员次之,C类体验会员不能享受到政府购买服务,但可以以低于市场价格10%的标准购买家院互融服务机构提供的专业化市场服务。我奶奶就是B类服务对象,具有户籍并居住在江东区的纯老家庭(独居或仅有两位老人共同居住)中的80周岁以上老年人,政府购买服务标准为每人每月140元。

  江东区并入鄞州区后,这一套好的做法全部保留下来,并扩大到整个鄞州区。2018年,鄞州区出台了《家院互融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实施细则》,对家院互融进行进一步规范。

  三、几点建议

  习总书记强调,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随着我省人口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尽快布局普惠性、低价格、高质量的养老服务系统。宁波市家院互融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现有养老服务资源,科学区分老年人群,为各类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居家养老服务,在大量新建养老院投资大、运营成本高的现实情况下,是比较成熟的替代方法。为此建议:

  一是尽快建立养老服务两张清单。一张是养老服务需求清单,开展入户调查,根据老年人服务需求,对老年人进行分类管理,有针对性提供养老服务。一张是养老服务机构清单,摸清全省养老院、福利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年食堂等可以提供养老服务机构底数,为统筹使用这些资源打下基础。

  二是加快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把建设养老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互联网+社会”的重要内容,提升养老服务的数字化水平。

  三是在全省试点家院互融养老服务模式。选择条件成熟地区,进一步试点家院互融养老服务模式,把现有社会养老服务资源与居家养老需求进行对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条件成熟后向全省推广。(作者单位:省政府研究室)

责任编辑:楼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