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发展新变化谈基层工作的尚存“短板”

2019年06月06日 16:21:31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通讯员 袁卫

  春节期间,我利用回乡过节的机会,深入群众,就基层改革发展情况开展了随机调研。基层普遍反映,省委决策部署在基层执行有力、落地见效,如今的浙江,基础设施不断优化、民生保障越来越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百姓的获得感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

  改革越改越深,效果越来越好。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持续深化,群众办理民生事项基本上实现了“最多跑一次”“一次都不用跑”。得益于“容缺受理”制度,家住杭州市江干区彭埠街道的顾先生表示,春节前夕,他去派出所给儿子申报户口时忘了带身份证,想不到仅凭家人通过微信发来的一张身份证照片,就顺利办结了事项,避免了来回跑;得益于办事窗口前移,东阳市南马镇的杜先生在家门口的乡镇服务中心就可以办理建造师变更业务,所需时间从原先的20个工作日缩短到10分钟。目前“最多跑一次”改革在各地已经向乡(镇、街道)和村(居、社)延伸,“帮跑”“代跑”日益普及,群众的水电气过户、养老金结算等事项大多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近办”。

  服务越做越实,环境越来越优。随着“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的深入开展,党员干部通过进村入企排忧解难,服务做到了企业和群众的心坎上。在乐清工业园区,各级干部访企业、找问题,切实帮助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在淳安乡村,县乡文化工作人员走村入户,指导服务村民举办乡村“村晚”;在安吉茶山,农技干部们放弃节假日,上山下田指导农户开展茶叶冻害防护;在东阳山区,乡镇干部们除夕还在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检查老年食堂伙食供应,并帮助解决房屋漏水等问题。2月2日,嵊州市趁外出企业家回乡探亲的机会举行了第三届嵊州越商大会,郑重承诺将以深入开展“三服务”活动为载体,当好服务越商的“店小二”,得到了众多乡贤的认可,会议现场成功签约21个项目、总投资378亿元,为历届嵊州越商大会之最。

  城乡越整越美,风气越来越好。回乡期间,行走在浙江大地,从城市到乡村、从县城到集镇,处处干净整洁。通过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杭州淳安、建德一些原本无人问津的偏远山村变身网红景点,成了市民春节出游的首选地;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金华东阳、磐安一些原本“脏乱差”现象严重的小城镇变身“洁净小镇”“美丽小镇”;通过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清废行动,湖州安吉、长兴等地的天更篮、水更清,“颜值”持续提升。更为可喜的是,在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的同时,乡风也越来越文明。从放鞭炮、吃大餐、打麻将到办“村晚”、吃会餐、抢红包,近年来,浙江的农村风俗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淳安,原先较为常见的麻将摊、赌博点迅速减少,农村文化大礼堂热闹非凡,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已成为当地农村过年的“标配”;在东阳,镇村干部们守候在公墓进口处,“以鲜花换爆竹”,文明祭祖蔚然成风;在湖州,烟花爆竹“双禁”范围已覆盖全域所有镇村,原先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和触目惊心的鞭炮碎屑销声匿迹,看电影和旅游成了过年新选择。

  在看到乡村发展新变化、新风尚的同时,大家也发现了基层工作的一些“短板”和亟待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是社会建设要坚持建管并重、齐抓共管。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汽车拥有量大幅增加,加上得益于“大花园”建设,不少地处偏远的美丽乡村成为旅游首选,“路小车多交警少”的情况在农村普遍存在,不仅造成了行车难、停车难,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是春节期间,酒驾等违法驾驶行为多发,对农村交通建设和通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在进一步提升通景公路等级、强化安全设施的同时,根据节假日期间流量井喷的实际,合理调配市区警力、增强农村路面执勤力量,保障农村交通安全。

  二是发展美丽经济要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提升。随着民宿经济的兴起,不少农村将打造民宿特色村作为发展美丽经济的重要抓手,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如浙东地区一个小有名气的民宿特色村,为打造精品民宿村,以政企携手的形式,由投资方与村民签订农房长期租赁协议,统一开发。涉及的50户村民中,有49户已经签订了协议,但余下一户却执意要新建楼房自行开发,并已取得了相关部门的建房审批。此举破坏全村的整体风格,镇村干部上门做了近百次工作均无效果,项目推进陷入困境。基层建议,有关部门在农民建房审批之际,能否对整体风貌有特殊要求的民俗特色村,对新建楼房不予审批,或出台硬性规定,要求其符合整体风格,以保障大多数村民的利益。

  三是倡树文明新风要坚持软硬结合、因势利导。农村风俗习惯的变化令人欣喜,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人人深恶痛绝”却又“人人无可奈何”的陈规陋俗仍待破除,“份子钱”就是其中之一。在一些农村,“份子钱”已从原先的“红白喜事”蔓延到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新房结顶到小孩入学,甚至是新车购置,都会设宴庆祝,被邀者大多需要准备“红包”,金额从数百元到数千元不等。一位安吉村民表示,近年来,当地农户一般每年花在“份子钱”上的支出大约在8000元左右,多的达数万元,负担很重。基层建议,要在加强宣传、倡导移风易俗的同时,研究制定相关规定,从设宴类型、邀请人员、具体金额等方面作出具体限制,让村民真正“对份子钱说不”。

  四是村企结对“消薄”要坚持长效“造血”、有效帮扶。自2018年4月我省开展“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专项行动以来,不少集体经济薄弱村与知名企业“联姻”,进一步激发了“消薄”活力。但在具体结对帮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村干部缺乏发展的目光,满足于讨资金、要捐助,对如何借助企业力量发展本村产业缺乏谋划,对落实企业提出的项目存在畏难情绪;一些企业则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除了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捐助,在项目建设、产业带动和就业帮助等方面缺乏积极性。为避免村企结对流于形式,基层建议,进一步健全考核奖励机制,更重视强化薄弱村“造血”功能,对帮扶成效显著的企业在税费和要素价格方面给予优惠,并及时调整工作不力、发展不快的村“两委”班子,让村企结对招数更精准、工作更有效。

  五是加强非公党建要坚持虚功实做、作用发挥。浙江的非公企业党建走在全国前列,一个个党员示范岗、先锋责任区和党建服务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但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一些外商对企业党建较为敏感,对悬挂党徽、飘扬党旗的企业怀有抵触情绪,导致一些企业在接待外商考察时,不得不临时撤除、遮挡党建宣传阵地,一定程度上在员工中造成了不良影响。基层建议,要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引导企业以“红心”引领“匠心”,把党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形成“党建强、发展强”的示范效应;同时加大对外商群体的宣传力度,形成“党建是最好的企业文化”“凡是党建工作做得好的企业,生产经营也好”的共识。(作者单位:《今日浙江》杂志社)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