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浙东抗日根据地改革“的笃戏”取得了成功?

2018年09月29日 14:06:52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的笃戏”(现代越剧的前身)发源于绍兴、嵊县、新昌一带,分大班和小班两种。大班称绍调,有乱弹、高调几种;小班是女子绍兴文戏,俗称“的笃班”。因“的笃班”最初是用一个皮做的笃鼓和两片木板做的拆板,唱戏时“的笃”、“的笃”地敲拍子,所以也称“的笃戏”。到30年代初,女子“的笃戏”在上海和江南一带流行,成为全国有较有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

  在浙东,“的笃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但人人爱看,而且不少人能演会唱。当时各县有近2万名“的笃戏”艺人,他们演出的内容大多属封建迷信、低沉、哀伤甚至黄色的旧戏。因此,浙东区党委决定进行以“的笃戏”为重点的戏剧改革,使其为抗日救亡服务,为工农兵服务,把旧艺人和旧戏班改造为抗日宣传的积极力量。改革主要从4方面展开:

  (1)组织改革戏剧的专业队伍。1943年7月,浙东社教工作队成立,主要任务就是改革“的笃戏”。通过实践,对内容、形式和导演手法等都进行了改革尝试。1944年12月1日,《新浙东报》发表《从文艺新方向出发对改造“的笃戏”的意见》,从“的笃戏”的历史发展、本质分析,提出了改造的意义及方法。此文,对“的笃戏”的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创作一批新的剧本。根据改革的需要,剧作者创作了一批为抗战、为工农兵服务的新编越剧剧目:如伊兵(周丹虹)的《桥头烽火》《义薄云天》《龙溪风云》《大义灭亲》《血钟记》,郭静唐的《生死路》,陈山的《北撤余音》,民间艺人与文艺工作者合编的《赤胆忠心》《陈晓云》《竹岙血案》,三北教育社的《反清乡》《筋竹岙之战》《扩大解放区》《保卫秋收》等等,这些新剧目因为都是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故事,所以在根据地内久演不衰。

  (3)提倡新的表演形式。“的笃戏”原是“女子绍兴文戏”,为清一色的女演员。由于根据地内女演员少,加上新剧目反映抗日斗争的需要,故改为男女合演。当时还创造了“幕间戏”的形式,因旧的“的笃戏”道具简单,往往一幕到底,而新剧目道具丰富,通过“幕间戏”的形式,一场完毕,外景不闭,戏台中间闭下一道幕,幕前继续演戏,幕后换景,使观众感到熟悉又新鲜,深受欢迎。

  (4)改造、培训和招聘演员。从事“的笃戏”改革的演员,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根据地的知识青年,二是从上海等地来的话剧界人士,三是民间艺人。为培养戏剧改革的队伍,文教处要求知识青年、话剧演员向民间艺人学习表演技术,要求民间艺人学政治、学文化、学习新东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文教处还举办民间艺人训练班,组织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鼓励他们参加革命实践。

  经过几年的努力,浙东根据地以改革“的笃戏”为重点的戏剧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越剧发展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马美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