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蔡元培对发起五四爱国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2018年09月29日 14:06:55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人。18岁中秀才,24岁中进士,1902年任中国教育会会长,1904年创建光复会并任会长,后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1913年赴法国留学。1916年底回国,被北京政府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

  北京大学原名“京师大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北京大学。蔡元培到任后,对北大实行了重要改革:一是广延积学与热心的教员,二是改革学校领导体制,三是倡导学术研究,四是提倡思想自由。他对北大的改革,特别是对文科的改革,使当时社会上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获得了一个有力的据点。经人推荐,他聘请在上海的陈独秀到北大出任文科学长,并把《新青年》编辑部也迁至北京。蔡元培曾多次在《新青年》上发表文章,对这本刊物给予关心和支持,使《新青年》团聚了更多的新文化人,让北大学生有了接受新思想的机会,北大成为了当时北方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和中心。

  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消息传来,大多数中国人都希望中国作为战胜国的一员,能借此卸掉半个多世纪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特别是收回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利。蔡元培的心情也和当时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沉浸在“公理战胜强权”的喜悦之中。11月中下旬,他带着北大的师生员工多次在天安门广场等处搭台讲演,庆祝胜利。但事与愿违,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操纵下,拒绝了中国代表提出的废除列强各国在中国的特权和中日不平等“二十一条”的要求。1919年5月2日,当他得知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失败的消息后,立即召集北大学生代表和班长开会,号召大家奋起救国,决定于5月7日举行爱国示威游行。

  5月3日,情况突变。北大学生从蔡元培那里得悉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已得到国内指令,即将在丧权辱国的和约上签字的消息后,即于当晚在北大三院召开全体学生大会,并约北京13所中等以上学校学生代表参加,蔡元培亲自到会。决定于5月4日,由北京各校共5000余名学生举行游行示威。正是由于蔡元培对北大学生发出了战斗的召唤,才导致了爱国学生运动的爆发。

  五四爱国运动中有32名学生被捕,蔡元培曾以北大校长的名义营救被捕者。5月7日,北京政府迫于舆论压力决定释放学生。5月8日拟下令查办蔡元培并内定马其昶为北大校长。五四运动取得胜利后,在北大师生与各方人士的强烈要求下,蔡元培于9月12日由杭州返回北京,重新主持北大校务。

  蔡元培虽然不是五四运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但他对五四运动的发动显然起了引导作用,正如1940年4月14日延安各界在追悼蔡元培大会上给他的家属的唁电中所说:“伟大的五四运动,实先生提倡诱掖,导其先路”。这是对蔡元培在发动五四运动所做贡献的高度评价。


责任编辑:朱奕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