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美90后” 林东东:攻克一江山岛
浙江“最美90后” 林东东:攻克一江山岛
2019年05月10日 15:45:10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攻克一江山岛
红色故事讲述者:浙江“最美90后” 林东东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大陆败逃台湾的国民党军纠集其残存2万余人,在浙东沿海占据了以上下大陈为中心的10余个重要岛屿,作为其伺机反攻大陆的前进基地。由于一江山岛战略地理位置显要,被他们喻为是进出大陈岛的门户:“一江不保,大陈难保;大陈不保,台湾垂危。”经美国军事顾问参与设防,扬言将一江山岛建成所谓美国造的“击不沉的航空母舰”。
一江山岛全岛由两岛组成,两岛相隔200米宽的海峡,故称一江山岛;岛上山势陡峻,海岸线曲折,岩石嶙峋,最高点海拔130米,西北距海门(椒江)大陆35公里,岛上无常住居民。当时防守一江山岛的国民党军有一个大队、一个中队和一个炮兵中队,约1100余人。守军设置3道防御阵地和4层火力,筑有明暗地堡150多个,平均每百米的正面上配置两门火炮和两挺机枪。阵地与地堡之间都有堑壕、交通壕连接,阵地前密布着铁丝网和地雷,形成了以永久和半永久工事为骨干的环形防御体系。
为解除祖国东南沿海受美蒋勾结的威胁,中共中央确定一江山岛作为浙东沿海“清理门户”的首战目标,决定以“牛刀杀鸡”的战法,集中陆海空三军优势兵力,速战速决。参加解放一江山岛的人民解放军为:第三野战军第二十军六十师1个团和1个营,地面炮兵1个团,高射炮兵1个团,火箭炮兵两个营及喷火兵、工兵各一部;海军航空兵7个大队;海军华东军区舰队、鱼雷艇、登陆运输船艇各一部和部分海岸炮兵;空军航空兵15个大队又1个夜航中队,参战总兵力达1万余人。1954年8月下旬,华东军区组建了浙东前线指挥部,由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员,统一指挥解放一江山岛战役。
1955年1月18日8时,渡海登陆作战正式发起。解放军开始实施第一次火力准备,空军轰炸机大队首先对一江山岛进行猛烈轰炸扫射。随后,50多门大炮一齐开火,使国民党守军指挥部陷入瘫痪。14时,解放军准备第二次火力,10门卡秋莎火箭炮对准北江岛进行齐射,空军再次对岛上各主要阵地猛烈轰炸,以有效掩护登岛突击。
步兵5000余人分两个梯队,由70余艘登陆艇运载,在海、空军和地面炮火支援下,运用灵活的小群战术,勇猛顽强地摧毁了密布的暗堡群,胜利攻占了主峰。解放军共投弹127吨,发射炮弹12544发。在登陆突击第一梯队攻占一江山岛各主要高地后,第二梯队立即投入歼灭国民党守军最后一批支撑点的战斗。登陆部队发动政治攻势,边打边喊话,残存的守军见大势已去,纷纷缴械投降。17时55分,登陆部队清理战场,转入防御。
整个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解放军共歼灭国民党军519人,俘虏567人;击沉敌军舰3艘 ,击伤4艘。此战解放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牺牲454人,伤936人。一江山岛被攻陷,使大陈等岛的国民党守军极度恐慌。2月8日至25日,大陈等岛守敌仓皇撤逃。浙江军区所部乘胜出击,先后攻占了披山、大陈和北渔山岛。2月26日解放军占领平阳南麂山岛,至此,浙江全境获得解放。
- 2019-02-21 “浙江省红色故事会”走进杭十四中学精...
- 2019-02-21 为什么说杭州国民党浙江陆军监狱内建立...
- 2019-02-21 为什么说1930年攻克缙云县城是红十三军...
- 2019-02-21 为什么说1932年的“岩头事件”是红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