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海宁市

99、“网组片”民情联系机制

2016年08月05日 09:45:44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品牌亮点:“网组片”民情联系机制

  ■案例概述:海宁市依托“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片组户联系”工作机制,推进农村网格党建工作,打破农村原有组织设置方式,构建起以网格区域设置为基本、辅以特色功能设置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和更加健全的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将党建工作与社会治理有机结合,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着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新格局。 

  ■报送单位:中共海宁市委组织部 

海宁市袁花镇夹山村组织党员在党员先锋站学习党章。

海宁市周王庙镇长春村麦帛桥片党员先锋站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案例详情:

  海宁市深化“网组片”民情联系机制

  推进农村网格党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可以说,深刻阐述了基层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了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性。近年来,海宁市围绕全面巩固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探索推进农村网格党建工作,将党组织建在党员日常教育管理、联系服务群众、社会基层治理的最前沿,在有效推进中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中探索出了资源更加统筹、治理更加高效、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基层基础更加坚实的党建工作新路。

  一、做法与经过

  1、以区域设置为基本,突出组织覆盖,构筑农村党建组织新框架。一是细化基本设置。根据农村党员分布、自然村落,以及综治网等情况,打破原村级行政区域,按地域相邻或相近划分优化农村网格设置,并以网格区域为基础设立网格党支部。同时,结合农村产业结构、生产形式、党员流向等辅以设置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流动党员等特色党支部。目前全市159个村共建立网格党支部645个,专业合作社等特色功能型党组织103个,为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小班化、专业化教育管理奠定基础。二是带动群团组织。积极推进党建带群建工作机制,在健全网格党支部基础上,在条件相对成熟的网格设置286个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加强网党组织对群团组织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三是建好活动阵地。依托党员家庭教育点、党员中心户、科普文化示范户,在每个网格区域中,选取交通相对便利、有一定活动场所的家庭,建立网格支部活动阵地,按照“有场所、有标牌、有设施、有书报、有制度”的“五有”要求进行布置。同时,依托全市智慧党建云平台,为每个网格支部创建网上活动平台,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

  2、以支部班子为重点,突出资源统筹,配强网格支部服务力量。一是配强支部班子。将网格内党性较强、威信较高、能力较好的党员放到网格支部书记岗位上,对暂时没有合适人选的,由村“两委”班子中的党员兼任。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村级后备人才培养,有计划地把村级后备人才安排到网格支部进行锻炼。二是调动基层骨干。积极调动网格内党员、村民代表、“三小组长”、入党积极份子等骨干力量,组建网格公共服务团队,带头参与“五水共治”、“三改一拆”为重点的星级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三是统筹人才资源。充分发挥市镇村三级干部作用,将结对市级机关部门组团服务队,镇联村干部、村干部编入相应网格,积极参与网格内民情走访、民情分析等工作。同时,积极利用“返乡”干部、“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等资源,充实网格内服务力量。

  3、以健全制度为关键,突出常态运作,完善网格党建运作机制。一是推行党员固定活动日。全面推行以“5日党性学习日、15日民情走访日、25日先锋服务日”为主要内容的“三五”党员固定活动日制度,切实改进和加强网格内党员经常性教育。二是党员包户联系。积极发挥网格党支部与群众“零距离”的优势,招募党员干部组建551支民情联络员队伍,扎实推进“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和“走访不漏户、党群心贴心”活动,镇(街道)和村干部每人联系1个网格,网格内每名党员联系5-15户农户,做到“四必到、四必访、四必报”。三是每月民情分析。结合党支部每月固定活动日,每月开展民情分析活动,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同时,以“三民快车道”网上办理平台为载体,规范民情办理流程,明确问题收集、立项流转、限时办结、情况反馈等具体程序,2014年下半年平台开通以来,累计受理民情办理事项1162件,办结1142件,办结率98.3%,群众满意率98%。四是组织生活记实。全面推行网格党支部组织生活记实公开制度,将网格内党员参加“三会一课”等履行党员义务,参与“红立方”等志愿服务,开展先锋指数考评以及存在违法建设等负面影响,作为组织生活记实4大方面,并细化20项具体内容,每季登记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将组织生活记实公开情况作为不合格党员处置、先锋党员评定的重要依据。

  4、以强化保障为手段,突出示范激励,推进基层党建全面提升。一是加强示范引领。以承办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现场观摩活动为契机,组织各镇(街道)村党组织书记和网格支部负责人到活动规范、党员作用发挥突出的网格支部参观学习。如周王庙镇学习了许村镇“网组片”民情联系机制后,创新推行了网格支部党日活动擂台赛,村与村之间、网格支部与网格支部之间相互观摩网格支部党日活动,推动面上农村网格党建工作整体提升。二是加强经费保障。市委建立网格党建经费保障制度,市镇两级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左右资金,对运作规范的网格党支部每年给予1200的运作经费补助,并参照居民小组长标准探索建立网格党支部书记网格津贴制度。三是加强检查考核。将农村网格党建工作作为2015年度市委书记领办的基层党建重点攻坚项目,纳入镇村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责任清单,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农村网格党建的指导检查力度,如33名市领导每月随机选取一个网格民情联系点对党日活动和民情分析活动进行指导,倒逼全市网格党支部固定规范开展活动。

  二、成效与启示

  农村网格党建工作,探索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的方法和路径,强化了基层党组在基层的领导核心,提升了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有力推动各项中心工作在基层的落实。

  1、党组织领导地位更加突出,党组织凝聚力得到增强。通过农村网格党建,使党组织在地域和工作上实现全面覆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和政治引领作用更加凸显,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的有机统一。通过网格党组织经常性教育,基层广大党员的政治意识、政治责任和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在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更加牢固。

  2、基层组织设置进一步优化,“三会一课”等基本制度落实更加有效。通过以网格区域设置党支部,使农村党组织设置得到优化,党组织覆盖更加科学,特别是建立网格支部活动阵地后,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更加便利、更加灵活。到了党组织每月固定活动日,不用打招呼,党员就会过来参加组织生活,党员参会率大大提升,“三会一课”等党内基本制度在基层真真做实、做到位。

  3、服务群众的行动更加自觉,党群干群关系相互交融。依托网格党支部,完善健全党员直接联系群众,通过以“走村不漏户、户户见干部”、“联系不漏户、党群心贴心”为主要内容的“三民”走访,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通过深入走访和每月民情分析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较好地解决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党心民心水乳交融。

  4、党员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中心工作推进更加有力。广大农村党员,以及市镇村三级党员干部,通过网格党支部每月开展的民情分析活动,将“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农村环境整治等星级美丽乡村创建等重点工作,放在攻坚一线,通过问题一线发现、一线研究、一线讨论、一线解决,有力的推动了中心工作在基层的落实。党员通过网格民情分析和参与重点中心工作,营造了比贡献、作表率,创先进、争优秀,展风貌、树形象的良好氛围,农村基层党员五带头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


责任编辑:徐曼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