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安吉县

61、小微企业区域协同党建工作法

2016年08月01日 17:34:12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品牌亮点:小微企业区域协同党建工作法

  ■案例概述:近年来,安吉县针对区域内小微企业多,但党建阵地少、组织活动少、经费保障少等问题,深入推行小微企业区域协同党建工作法,通过组织协同共联、阵地协同共享、活动协同共办、机制协同共建,做深做透“资源整合、区域统筹”文章,有效激发了小微企业党建工作生机活力。

  ■报送单位:中共安吉县委组织部

天子湖镇党群服务中心

小微企业党建示范园双强学堂

  ■案例详情:

  实施党建区域统筹

  着力激发小微企业党建工作生机活力

  工作背景

  近年来,安吉县针对区域内小微企业多,但党建阵地少、组织活动少、经费保障少等问题,深入推行小微企业区域协同党建工作法,通过组织协同共联、阵地协同共享、活动协同共办、机制协同共建,做深做透“资源整合、区域统筹”文章,有效激发了小微企业党建工作生机活力。主要做法是:

  主要做法

  一、组织协同共联,凝聚齐抓共管合力。针对小微企业不同特点,采取定点、定型、定责“三定”办法,分类搭建协同组织架构,切实发挥区域化党组织兜底作用。一是细化标准定点。把企业年销售收入2000万以下、利税100万左右、职工人数100人左右、在职党员10名以下等指标,作为小微企业划分标准,建立全县小微企业党建工作情况“大数据库”,按照“有工作基础、有提升意愿、有业主需求、有发展前景”“四有”原则,首批确定600余家小微企业为党建区域统筹工作对象。二是分类研判定型。乡镇“两新”工委围绕小微企业所在地域、所属产业、发展态势等要素特点,分类进行研判,自主设置工委主导型、村企联建型、核心帮带型、产业联盟型等个性化区域统筹模式,确保覆盖到边、到点。如,溪龙乡等乡镇“两新”工委立足竹、茶、家具等县域特色产业,由产业龙头企业党组织牵头建立4个产业党建联盟,覆盖小微企业176家。三是明晰任务定责。乡镇党委根据党建工作年度基本任务以及各级重点工作安排,组织乡镇“两新”工委、区域核心党组织书记、其他党组织书记层层签订《年度党建工作责任状》,明确党建任务清单,作为年度区域党建工作评价和书记个人党建工作述职的主要内容,切实做到要求、责任、目标三落实,三到位。

  二、阵地协同共享,放大资源集约效力。通过建立一个中心、设置一批阵地、搭建一些平台“三个一”的方式,切实打造共建共享、功能完备的区域党建活动场所。一是建立枢纽型党群服务中心。采取改建、联建等方式,指导在各区域建立一个集综合服务大厅、人才工作站、志愿者服务站、党建展示区、教育培训区、文体活动区“一厅两站三区”为一体的枢纽型党群服务中心,为区域内小微企业党员职工提供便捷服务和场地设施。开发区(递铺街道)“两新”工委积极组织社保、工商、民政、群团以及部分“双强”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入驻党群服务中心,为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党群服务。二是设置分散式党建活动阵地。坚持合理节约、化零为整的原则,改造提升区域内小微企业不同功能和类型的活动场所,分散建立教育培训、文体娱乐、人文关爱等若干个党建活动基地。乡镇“两委”工委或园区党群服务中心党组织将分散的活动基地进行整体设计和考虑,统一制作发放党建阵地“一卡通”,切实方便党员就近活动。目前,全县建有区域党员活动基地65个。三是搭建个性化党建网络平台。依托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平台,由区域核心党组织负责,建立网络交流沟通平台,不定期发布党建动态、活动通知、各类公示等,方便区域党员在线参与。天荒坪镇“两新”工委建立两新组织党建“红保姆”微信平台,线上提供信息咨询、经验分享,线下开展服务代办、志愿活动,“双线互动”模式赢得党员职工的普遍认可。

  三、活动协同共办,激发党员主体活力。针对小微企业党员活动参与不易、参与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固定化活动、主题化争先、动态化考核“三化”办法,有效提升党员参与热情。一是活动固定化。把每月25日设为“区域党员固定活动日”,组织全县各区域小微企业党组织围绕“强党性、提素质、作表率”主题,采取单独或联合方式,“轮值”承办学习研讨、走访联系、志愿服务、民主评议等活动,组织区域党员全体参与。二是争先主题化。立足小微企业发展和党员职工共性需要,由区域核心党组织牵头,组织开展以春季引才招智、夏季红色献礼、秋季比武攻坚、冬季公益关爱等为主题的“四季主题争先活动”,引导党员职工提高技能,服务企业,服务社会。今年以来,开展引才招智活动28场次,组织技能比武83场次,各类公益服务120余场次,参与党员职工1.1万人次。三是考核动态化。围绕“锻造山清水秀美丽党建新样板”目标要求,创新实施非公企业“美丽党员微积分”管理考评办法,通过设置基本表现参数、正向和反向测评参数、“书记百字点评”,每半年对党员行为进行评价,量化党员标准线,引导全员争优秀。天子湖镇“两新”工委指导各党组织建立考评“观察员”队伍,监督积分考评工作,有效保证了过程公开,结果公平。去年以来,全县165名优秀党员被党组织推荐进入企业管理岗位,16名未达到基本积分的党员被约谈。

  四、机制协同共建,增强党建发展动力。按照因地制宜、因区定策原则,在议事、经费、宣传等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务实管用的工作机制,着力保证区域内小微企业党建工作步调同频。一是推行定期议事协商。在每个区域,制定以“上级党委联区域核心党组织书记、其他党组织书记联企业主,召开区域党建工作联席会、企业出资人季度座谈会、党群议事会、民主恳谈会”等为主要形式的“双联四会”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商议通报党建工作、企业经营等方面事项,形成抓工作合力。二是探索党建经费众筹。创新采取“众筹”模式,通过上级资助、企业赞助、党员捐助等办法,建立区域党建工作“众筹”基金,为小微企业困难党员走访慰问、区域党建活动开展等提供保障。去年以来,梅溪镇“两新”工委已“众筹”经费28万元,有效保证了两新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实施区域品牌管理。按照“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的办法,指导各区域集中建设党建宣传阵地,积极打造区域特色党建文化品牌。孝丰镇“两新”工委指导竹凉席行业协会党支部建立“党建文化一条街”,集中宣传推介竹产业党建工作。梅溪镇“两新”工委建立“153区域协同党建模式”宣传阵地,“扫一扫”让大家知晓党建动态,较好扩大了区域党建工作影响。

  成效启示

  通过优化组织设置、资源集约使用、活动联合开展等方式,实现了资源配置最优化、资金投入最低化、工作力量最强化、组织效能最大化,切实解决好小微企业党建阵地薄弱、组织生活难开展、党建经费保障不足等问题,不断激发小微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活力。


责任编辑:徐曼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