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平湖市如意社区

78、“人人工作法”

2016年08月01日 17:34:36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品牌亮点:“人人工作法”

  ■案例概述:平湖市当湖街道如意社区党委本着“人人给力,家家如意”的理念,逐步摸索出了一套“人人工作法”,充分调动社区每一位党员的积极性,营造了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特别是今年以来,社区以“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大党委制”,扩大“人人工作法”的覆盖面,通过抓党建、聚民心、促和谐,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新格局,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得到有效提升。   

  ■报送单位:中共平湖市委组织部 

  社区干部居民登台合唱《和谐如意 我们的家》

  党员奉献日大型义诊活动

  ■案例详情:

  人人给力 家家如意

  ——平湖市当湖街道如意社区党委“人人工作法”

  一、背景及起因

  平湖市当湖街道如意社区,2015年5月由如意新村社区、百步桥社区2个社区合并而来,合并后总面积1.1平方公里,共有住户4859 户,在册户籍人口8142人。社区党委下设4个支部,共有党员 235名。现有社区工作者9名,要管理和服务如意新村、南阳新村、华丰小区、香林人家、幸福嘉园、花园里、高照浜、汤家圩、怡园、永乐里、百步桥新村、祥和小区、南都景苑等13个小区。

  而这13个小区,包括了城中村、拆迁安置小区、商品房小区等各种类型,居民特点、需求各不相同,社区里人多事杂且资金有限,如何更好地开展基层社会治理,是摆在社区党委面前的一道难题,社区党委一直都在思考,如何通过发挥党员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

  近年来,本着“人人给力,家家如意”的理念,社区党委逐步摸索出了一套“人人工作法”,充分调动社区每一位党员的积极性,营造了人人参与社会治理、社区管理的浓厚氛围。特别是今年以来,社区以“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社区“大党委制”,扩大“人人工作法”的覆盖面,通过抓党建、聚民心、促和谐,逐步形成了党建引领文明和谐社区建设的新格局,社区党组织服务居民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做法与经过

  (一)健全社区组织构架,使社区党组织的触角一伸到底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社区管理方向在党委,力量在党员。在社区组织设置中,坚持与网格区域相融合,注重配强一线力量,形成“社区党委—小区支部—网格党小组—楼道党员”的组织架构,落实岗位权责阶梯式管理,实行党组织负责的区域责任体系。

  一是小区建支部。在各住宅小区建立社区党员先锋站,按照“七个一”的要求加强社区党员先锋站建设,以先锋站为单位建立党支部,将党员组织关系调整到居住小区,方便党员参加组织活动。

  二是网格划小组。按照小区规模将小区划分为若干个片区,每个片区建立党小组,党小组设“一长四员”,包括党小组长,卫生委员、治安委员、文体委员、物业管理员,组织党员共同参与社区管理。

  三是楼道联党员。每个楼道配备楼道长、联系党员、好帮手各一名,保证组织链条的末端“兵强马壮”。他们第一时间了解居民需求,发现居民困难,掌握居民信息,及时向社区反映。

  (二)组建社区治理队伍,把共建社区的合力汇集起来

  众人拾柴火焰高,千斤重担大家挑。社区将居委会、共建单位、辖区单位、物业公司、居民自治组织等多方资源进行整合,机关公务员、物业公司工作人员、热心居民都成了“社区工作者”,特别是三支骨干队伍在社区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是兼职委员、特聘委员、平安书记队伍。社区实行书记、主任“一肩挑”,确保了社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同时吸纳共建单位、辖区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和热心社区工作的居民担任社区党组织的兼职委员(7名)或特聘委员(5名),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聘任社区民警孙越良为社区平安书记,负责社区联系服务群众及维稳平安工作,为推进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保障。如今年年初,因天气寒冷,不少居民家水管爆裂,造成邻里纠纷,通过平安书记参与调解,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二是在职党员队伍。通过红船党建云平台做好在职党员到居住地报到的登记管理,发动、组织在职党员8小时外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认领“微心愿”,目前已有 100多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由结对单位牵头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围绕社区需求,开展“3+X”(“3”,即文明排头兵、关爱空巢居、回归阳光路等3个志愿服务项目;“X”,即个性化志愿服务项目)红色同心圆志愿服务项目,定期安排党员志愿者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形成了民情接待室等一批品牌化、常态化社区的党员志愿服务项目。

  三是好帮手队伍。从社区中发掘一批热心居民,聘请为社区好帮手,并给他们提供在社区发挥才能的平台,如退休教师张家鹗承接了社区书画坊项目,成了居民们的“书画老师”;100多名“老娘舅”当上了楼道里的好帮手,成了居民们的贴心人。社区居民成立自治组织,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等自治活动,解决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社区的“相约星期二”建立至今已有15年,每周二下午1:30,居民们自发来到社区活动室,畅谈社区发展也交流家庭琐事,社区书记只要有空也会积极参加,倾听居民意见。

  (三)理顺社区管理机制,让社区各项工作有效运转

  社区管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只有形成一套适合社区、顺畅运转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全面提升社区管理的水平和效能。主要通过“三项机制”,使社区的各项工作转起来。

  一是定期议会协商机制。凡是涉及社区建设、社区党建和居民群众利益的重大问题,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广泛征求意见,协商各方处理。建立“一周一例会、一月一接待、一季一联席、半年一考核、一年一评议”定期议会协商机制,增强党组织的统筹协调服务能力。社区党委每周召集居委会、物业公司召开社区工作例会讨论社区工作,如涉及广大居民利益的邀请业委会成员参加。将每月25日定为社区接待日,安排平安书记、特聘委员、党代表驻社区接待群众来访。每季度与共建单位、辖区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商议共建工作。每半年开展群众对楼道长、联系党员、好帮手的满意度测评。每年年底,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向居民代表和全体党员述职并接受评议。

  二是民情收集办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多类型、经常性、广覆盖的联系服务体系,最大限度了解和满足居民需求,真正做到事有人管、难有人帮、苦有人问。楼道长、党员、好帮手照片上墙,电话公开,24小时履职,收集到的社区民情分类上传街道信息中心,后台分级交办。如社区能办理的,转发社区办理;如需街道办理的,直接转交相关科室办理;如需上级办理的,上传市百姓事马上办系统。同时,社区通过我爱我家社区网站QQ群、微信公众号、友邻点信箱、楼道留言板等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做到社区问题社区解决,把社区矛盾纠纷化解咋萌芽状态。

  (四)推行社区为民“三好服务”,将社区广大居民凝聚在党的周围

  社区党组织对居民有求必应,居民对社区党组织才会一呼百应。社区党委制定了工作的“三大标准”,即社区建设要以居民需求为标准,社区服务要以居民满意为标准,社区党员干部要以居民认同为标准。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三好服务”服务好社区居民。

  一是把居民生活服务好。推行群众事务“红色代办”“三全”服务,即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实时代理群众事务。按照“可以办的直接办、能代办的代理办、不能办的指导办”的要求,随时受理属于社区管理的事项,全程代办不需要居民本人办理的审批事项。对居民的诉求实行“首问责任制”,做到小事不过夜,大事不隔天,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

  二是把困难群众关爱好。改变以往的仅仅依靠送钱送物的“输血”模式,转而通过公益项目、提供虚拟岗位等开展精准扶贫,既做到“雪中送炭”又增强“造血功能”。推荐困难居民10余人次到辖区单位华润超市、汉庭大酒店等工作。

  三是把社区文化打造好。社区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促使居民走出防盗门,走进社区,形成活动天天有、人人齐参与的生动局面,把广大居民凝聚在了党组织的周围。打造了活动功能齐全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定期开展活动,号召居民培养一个文艺爱好,加入一个活动团队,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丰富了,文明素质提高了,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成效与启示

  通过社区党委“人人工作法”的探索实践,社区文明新风扑面,人际关系更加密切,管理服务不断完善,为社区居民营造了一个环境优美、邻里和谐、服务便捷、文化活跃、治安良好、居住安宁的温馨家园。实现了社区党建工作向社区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的延伸,使社区的各项工作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先后获得全国和谐社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示范社区、省文明社区、省和谐社区、省示范社区、省科普示范社区,省级绿色社区、省五星级民主法治社区、省级无邪教社区、浙江省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省级体育先进社区、浙江省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示范社区、省老龄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规范示范档案室社区、,浙江省三无达标社区、嘉兴市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嘉兴市示范学习型社区、加兴市五好团支部、嘉兴巾帼文明示范岗、嘉兴市先进社区工会、嘉兴市平安家庭创建示范社区、嘉兴市十佳交通安全社区等诸多荣誉。

责任编辑:安佳璐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