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35、“纺服e支部”

2016年08月01日 17:34:04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品牌亮点:“纺服e支部”

  ■案例概述:中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服e支部委员会通过建立党小组、引入导师制、开通微平台、组织e生活等四项举措,把党支部建在网上,探索了一条“互联网+党建”的新路,使高校学生党建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吸引了广大青年学生向党靠拢,向广大青年学生传递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报送单位: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纺服e支部委员会

红船杯用图1建立党小组——走访海宁党小组,看望在外实习学生党员.JPG

  建立党小组——走访海宁党小组,看望在外实习学生党员

红船杯用图2引入导师制——教师党员付岳莹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jpg

  引入导师制——教师党员付岳莹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案例详情:

“网络相牵,续约党建”

  一、背景与起因:

  中共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e支部委员会(以下简称“e支部”)是一个师生联合支部。e支部现有师生党员23名,其中正式党员11名。今年e支部被授予宁波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高职学制特点决定学生党员发展期一般在三年级第一学期末。此时,学生面临实习,为了解决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中“发展即离校、入党即流动”的境况和难题,e支部将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延伸到网络,“网络相牵,续约党建”,结合学院中心工作,网上网下融通,通过四平台、四层级、四活动的建设,实现了流动党员“离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教育不脱节、管理不断线”的目标,实施如下工作做法, 形成如下成效特点:

  二、做法与经过:

  做法一:建立党小组,政治优势明显,作用明显发挥

  在e支部组织架构中,充分考虑党委、党支部、党小组和党员个人的不同特点,形成了四级联动的组织架构机制,使不同层级党组织和党员个人的作用得以有效发挥。通过借鉴前期工作的经验,在支部建设中组建党小组,将学生党员按实习地域和工作性质设立党小组开展活动,并组织进行评比。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党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e支部四位支委负责联系一个党小组。党小组设召集人,各小组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理论学习和交流实习经验,撰写实习期间的思想汇报。通过四级联动的组织架构机制,学院党委的头脑引领作用,e支部的骨骼支撑作用,党小组的神经传导作用,党员个人的肌肉发力作用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形成了自上而下、浑然一体的作用发挥机制。

  实例1:海宁党小组利用大家工作之余的休息时间组织党小组会,小组会上象会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近期工作思想情况,学校重要事项的通知等。党小组指导老师翁海浩老师则通过微信参与小组讨论。支部组织委员杨澜同学都会把大家讨论的内容收集起来,最后汇编成会议纪要。

  做法二:引入导师制,班子精干高效,责任清晰落实

  在学生党员组成党小组的同时,支部的全体教师党员也充分参与其中。e支部引入党建工作导师制,四位教师支委均对接一个党小组,指导学生党员开展活动。正式党员与预备党员结对,对预备党员开展入党后再教育。一名正式党员担任2-3名预备党员的导师。导师通过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与结对预备党员进行日常沟通和网络互动,对预备党员开展教育和施加影响。由于对预备党员进行日常沟通和网络互动,对预备党员开展教育和施加影响教师党员与学生党员之间或专业对口,或年龄相仿,或网上熟识,在与青年学生思想交流中易有共鸣,产生共振。

  实例2:付岳莹老师是第二党小组的指导教师,她在指导党小组工作时还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结合起来,指导组内的周艳艳同学及其团队参加了“创青春”浙江省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了银奖的好成绩。

  做法三:开通微平台,突出党员形象,自身建设加强

  除传统渠道做好党建工作外,我们还积极开通互联网微平台,通过“纺服e支部”微信公众平台,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政治理论教育,不断创新党员教育载体,提升党建辐射力。平台上线至今,紧扣党建主题、结合学院工作实际,开设了敢作敢为、砺学砺行、我行我秀、古色古香、绘声绘色、美轮美奂等七个专栏,对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其他学生进行红色党建文化、经纬纺织文化、传统国学文化的宣传和介绍。时至今日,已累计吸引用户354人,推送图文消息502条,阅读总量达到45924次/13847人。其中《我们的小伙伴》系列、《用成语 学条例》系列、《听诗词 悟人生》系列、《说五行 话五德》系列作品以及《青年节寄语:光荣属于中国青年》、《马克思,生日快乐!》、《入党时间,你可曾记得?》、《党费,“收”乎,“交”乎?》等文章脍炙人口,兼顾理论深度和受众需要,通过视频、音频、图片、动漫等元素展现理论热点,喜闻乐见,通俗易懂,深受同学们好评。

  实例3:在微信公号“纺服e支部” 中,我们设置了《我们的小伙伴》栏目,支部师生党员通过这一栏目在互联网上亮明了党员身份,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此种形式生动活泼,收到同志们和同学们的喜爱,转载、点赞、评论纷至沓来,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做法四:组织e生活,促进发展有力,师生皆受教育

  以党建为核心,组织e生活,全面带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栀子花开”毕业生党员主题教育活动是每年支部组织的品牌性党员活动,其主要包括毕业生党员党课、“实习归来话成长”毕业生党员实习经验分享会、留给母校、学弟学妹和同志们的三句话以及毕业典礼上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依托互联网技术,拓展党内组织生活形式和方法。“三会一课”制度充分引入“互联网+”,传统现实层面的活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技术进行直播,并邀请支部外师生以围观、发言、点评等形式参与到上述活动中来。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激励了广大青年学生赶超他们的学长学姐,也使得毕业生党员自身得到了很好的教育。

  实例4:在支部生活中我们提出“e生活”的概念。由e支部主办的纺织学院“实习归来话成长”交流会于6月3日在学校隆重召开。交流会以学生党员上党课的形式展开。毕业生党员们分享了自己在求学过程、实习生活、工作经验、求职经历等各个方面的切身体会,分享交流各个领域宝贵的实习经验。整个活动通过微博进行了直播,与广大网友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回答了他们提出的问题。在日常的三会一课制度中,我们也有所创新。推出了支部大会上投票的新玩法。原本投票都是每位正式党员在投票纸上通过画“√”或画“×”的方式进行,会后还要进行检票等相关工作。而现在通过设置投票问卷,可以直接将选票直接通过微信发送到正式党员的手机平台上。投票人可以通过手机更加直观的了解拟发展党员的具体情况,这样就能更真实地决定自己这一票是赞成还是反对相关投票事项。待全体拥有投票权的正式党员投完票之后,计票结果就顺接出炉,方便快捷。更为重要的是,整个投票过程安全保密、节省了纸张消耗,而且投票结果可以长期保存,方便日后查询。此外,通过网络,我们还联系上了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沙依巴格社区,为那里贫困家庭的老人和孩子送去温暖。

  三、成效与启示:

  通过四平台、四层级、四活动的建设,我们在支部建设上又更上了一层楼:

  (一)、有信念、守规矩,支部建设取得新亮点

  支部成立以来,始终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教育引导师生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设置党小组,加强了在外实习学生党员的管理。通过线上联络和线下走访,密切了组织和党员、教师与学生、党员与群众的联系。

  (二)、有创新,敢突破,党建工作开拓新路径

  立足网络,开设“纺服e支部”微信公众平台,创新党员教育载体,提升党建辐射力。平台紧扣党建主题、结合学院工作实际,推送文献脍炙人口,阅读群体不断扩大。

  (三)、有担当,重服务,党建育人展现新成果

  高校工作,“立德树人”,支部通过党建工作有效引领学院学生工作。举办平安校园有奖竞答、调研学生寝室热水问题、专升本考前动员,支部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和学生发展实际,初步形成党建、思政、教学、科研“四融合”的育人格局,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通过e支部的建设我们得到如下启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考虑这件是否有意义和是否有意思这两个层面的问题。高校学生党建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但如何把这样有意义的事做得更有有意思,是我们每个党建人应该考虑的问题。如今已经是网络时代,是微时代,是读图的时代,我们不能还固守着自己原本那一亩三分地,要不断开拓新的战场,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去阐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之,高校党建工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学生的话讲党要我们讲,学生愿意听、听得懂的道理。

 

责任编辑:张磊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