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嘉善县
52、“四方红色联盟”建设
52、“四方红色联盟”建设
2016年08月01日 17:34:02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品牌亮点:“四方红色联盟”建设
■案例概述:嘉善县在“三方红色联盟”基础上新增城市社区,组织全县88个县级部门与118个村(农村社区)、124个企业、34个城市社区建立“四方红色联盟”,有效推动城乡党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报送单位:中共嘉善县委组织部
四方红色联盟开展环境整治活动
四方红色联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案例详情:
结对共建 城乡统筹
深入推进“四方红色联盟”建设
一、背景与起因
嘉善县作为中央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2009年起,组织开展县级部门和行政村城乡党组织“双百共建”活动。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2013年,在“双百共建”活动基础上新增共建企业一方,组织县级部门、村、企业开展“三方红色联盟”结对共建,2015年,又深化建立县级机关部门、行政村、企业、城市社区“四方红色联盟”,围绕“城乡统筹先行区”建设,以“四方互动、谋求共赢”为目标,积极构建城乡互促、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推动城乡全面融合发展。
二、做法与经过
1、强组织、三级联动共管。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四方红色联盟”结对共建工作在县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县委组织部、县机关党工委、县委两新工委负责具体工作。按照强弱联合、优势互补的原则,组织88个县级部门与118个村(农村社区)、124个企业、34个城市社区建立“四方红色联盟”,对经济薄弱村和党建薄弱村,由重点部门和三强企业结对,进行重点帮扶;对农村社区,组织城市社区加入共建联盟,推动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型。今年,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等,积极开展专项共建活动,推动全县重点工作。镇(街道)协调配合。镇(街道)党委发挥纽带作用,为做好结对共建工作提供协调服务。每年牵头召开一次结对共建党组织负责人联席会议,结合镇(街道)中心工作,研究部署结对共建计划,提出具体任务,指导结对村、社区、企业党组织主动与结对县级部门(单位)对接联系,与结对联盟一起协调解决发展难题。县级部门领头实施。落实县级部门主体责任,按照“有一个由结对单位领导参加的共建工作班子,有共建活动的年度计划、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有一套开展共建活动的工作联系、指导、考核制度和措施,有一笔保证共建活动经常性开展的共建经费”的“四个有”工作要求,制定共建协议、明确共建内容、公开共建承诺,每季至少召开1次工作交流会,共同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今年以来,结对四方已开展活动380余次,参与活动9300余人次。
2、强堡垒、党建资源共享。围绕党员教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党组织规范化运行等,发挥各自优势,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提升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针对党员学习教育,依托部门资源、农村党员先锋站、企业党群服务中心等,每个季度开展1次“共建活动日”, 共同举办党员党性教育、党史知识竞赛、闪光言行展示等活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发挥县级机关部门党建资源优势,到结对村(社区)、企业进行上门送学,共同开展专题讨论。如,县委党校组织教师到天凝镇三发村、嘉善县飞虹纽扣厂等结对单位上党课;县委组织部党支部到结对村厍浜村共同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讨论。针对青年干部培养锻炼,深入开展干部双向挂职、定期交流工作等共建活动,注重把机关干部选派到结对村、企业锻炼实践,挑选优秀青年基层干部到县级部门学习培养。如,县委组织部党支部把结对村作为干部实践基地,组织新进部的组工干部蹲点锻炼,参与城乡环境整治、“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党组织建设等工作,推动青年干部接地气、增底气。针对党组织规范运行,县级部门(单位)发挥机关党建规范化优势,帮助健全村“两委”班子联席会议、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联户、党员议事会、重大事项决策“五议两公开”、公章管理等5项制度,推动两新组织党建“5S”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三联三会”制度。
3、强发展、重点工作共推。围绕助推“四美”建设、“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强村计划”、城乡环境整治、企业转型升级、“G20峰会”维稳等中心工作,编制推进重点工作项目清单,由县级部门牵头领办,村(社区)、企业联动推进。今年,又围绕“整乡推进、整县提升”基层党建工作,重点要求每个县级部门牵头制定“四方红色联盟”共同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清单,全县共确定基层党建共建活动1200多个。如,在城乡环境整治方面,动员结对四方组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队伍,共同参与“美丽村庄(社区)建设”百日攻坚行动。县委书记许晴、县长祁海龙等县领导带头到里泽、翠南等结对村参加环境整治,带动全县机关部门参与美丽家园助创服务活动达4800余人次。选派600多名县级部门干部,开展两轮各3个月的拆违治污集中攻坚行动。开展“百企联百村、合力治百河”活动,企业认领河道141条,捐款1100多万元,推动全县清理垃圾河229条,治理111条黑臭河。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结合2008年起先后实施的两轮“强村计划”,县级部门、企业帮助村理清发展思路、盘活存量资产、争取扶持政策、筹措建设资金,共同推进强村项目,截至目前,已帮助建成强村项目83个。如,县财政地税局帮助结对的经济薄弱村惠民街道大泖村争取上级财政资金450万元,建成粮食生产育秧烘干中心,为村增加集体收入30万元,并为中心提供活动设施,新增活动场所300平方米。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结合“调研服务进千企活动”,县级部门选派机关干部担任驻企“店小二”,定人定期走访联系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机器换人、技术研发、节能降耗等方面碰到的实际困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4、强服务、实事好事共办。结对四方结合自身职能,积极开展政策宣传、就业介绍、项目推荐、技能培训、扶贫帮困等互助服务。县级部门围绕基层设施建设、医疗卫生、教育培训、居家养老、扶贫帮困等民生实事,每年为结对村办好2至3件实事。今年,县级部门组团帮扶困难家庭2520户,办理实事170余件、投入共建经费300余万元。企业根据用工需求,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结对村村民,帮助村民致富增收。行政村结合本村实际,积极先行先试,帮助县级部门推动业务工作、企业创建和谐企业。如,姚庄镇横港村与县农经局在合力推进违章猪舍整治的同时,利用腾退土地积极建设农业示范项目,为全县转产转业提供典型经验。城市社区充分发挥参与城市治理的经验,围绕城乡环境整治,联动开展“创建美丽家园”先锋行动,帮助农村社区转变工作理念、把握居民需求、丰富服务内容,加速农村社区治理转型升级。如,魏塘街道嘉辰社区与姚庄镇桃源新邨结对,建立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交流社区工作,联动开展志愿服务20余次。
5、强考核、结对绩效共评。把“四方红色联盟”结对共建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镇(街道)、县级机关部门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的重要内容。县委组织部、县机关党工委、县委两新工委采取听取汇报、现场暗访、召开现场会等措施,每季对各单位结对共建工作进行督查,及时掌握共建工作进展情况,对组织不到位、工作不落实、协调不主动的县级部门和镇(街道),通过书面通报、组织约谈等方式,督促整改、限期落实。每年年底,结合 “五好”服务型镇(街道)创建、星级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对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情况和党员参与情况进行考核,并对结对共建优秀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宣传典型事迹,强化正向激励,推动结对共建工作常态长效。
三、成效及启示
1、深化了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通过四方共建,更好地整合基层党组织资源,汇聚各方力量,发挥各自优势,同心协力推动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的落实,逐步形成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多方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格局。
2、加强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推动机关重心下移服务群众,引导基层党员干部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服务基层、面对面向群众学习、接受群众教育,不断增长才干,提高了干部攻坚克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扩大了党员志愿服务受惠面。推动志愿服务工作以城镇为重点向所有村、社区,重点企业延伸,提高志愿服务的覆盖面,有效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惠及到不同层面的群众。
责任编辑:林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