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海盐县

47、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

2016年08月01日 17:39:09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品牌亮点: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

  ■案例概述:核电关联产业是海盐县全面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之一。今年以来,海盐县主动与核电关联产业与秦山核电企业全方位对接,以组建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为契机,深化“党建联姻、专家智库、‘核’合公益”三大党建品牌,着力打造全国核电产业党建高地。

  ■报送单位:中共海盐县委组织部

  组织四个村党员“走近核电”,开展“联合党校”活动

深化“‘核’合公益”党建品牌,筹集公益款19360元.jpg

  深化“‘核’合公益”党建品牌,筹集公益款19360元

  ■案例详情:

海盐县探索建立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

  位于海盐的秦山核电基地是中国大陆核电发源地。核电关联产业是我省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海盐县全面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之一。今年以来,海盐县主动与核电关联产业与秦山核电企业全方位对接,以组建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为契机,深化“党建联姻、专家智库、‘核’合公益”三大党建品牌,着力打造全国核电产业党建高地。

  一、工作动因

  1.深化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建设是推进海盐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抓手。2010年浙江省与中核集团正式签署共建“海盐·中国核电城”,同年7月,核电关联产业被浙江省确定为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3年3月,海盐县委、县政府又促成成立了海盐县核电关联产业联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海盐县及时将核电关联产业作为推进全县“415”工程,全面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产业之一,出台了扶持政策,并在2014年将海盐·中国核电城关联产业作为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见排在首位。深化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建设,就是通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在更大、更广的平台上,加快推进核电关联产业之间、关联企业与核电企业之间组织联盟、活动联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进企业“党建强·发展强·人才强”。

  2.深化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建设是打造海盐“核”合文化的重要途径。30年来,海盐与“核”结缘、依“核”发展、谋“核”腾飞。五湖四海的人才走进了秦山核电、落户在海盐、生活在海盐,并在海盐深深扎下了根。30年的风雨兼程,秦山核电基地不仅成为了全国核电的发源地,依“核”发展的关联企业与核电企业“走亲”也越来越频繁,核电文化与海盐本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和谐共处。深化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建设,就是依托党建联合体的平台,引领关联企业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与核电企业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核电文化与海盐本土文化互促互进的“核”合文化。

  3.深化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建设是贯彻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不断发展壮大的非公企业,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党的工作的重要阵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是执政党的永恒命题,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事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海盐的实践。深化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建设,就是通过强化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激发产业和党建活力,把核电关联产业从业人员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夯实党的执政根基。

  二、探索实践

  以海盐县委组织部、海盐县委两新工委、海盐县核电关联产业办公室、秦山街道党委为发起人,组建海盐县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重点以深化“党建联姻、专家智库、‘核’合公益”三大党建品牌为抓手,探索推进核电关联产业企业组织联盟、活动联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1.党建联姻助推,打造党建交流平台。一是联姻走亲摸家底。对核电关联企业、秦山核电系统企业的基本情况和党建工作进行全面摸底。在征询企业意愿基础上,确定65家企业为首批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会员单位,其中本土企业49家、核电系统企业12家、县外企业4家。按照行业、地域、组织建设等分类建库,为深化核电关联产业与秦山核电基地之间党建“联姻走亲”建好名单库。二是党建结对帮孵化。对已建党组织但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企业,派驻8名“退二线”领导干部帮助夯实党建工作基础。对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推进党的工作,同时指导培养生产一线骨干、优秀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孵化党员进而孵化党组织,推动企业党的组织覆盖。三是联合活动促交流。组织核电关联产业企业负责人、党务工作者与核电企业面对面座谈,交流产业发展,了解产品准入流程,分享党建工作经验。同时,组织企业家论坛、书记座谈、青年联谊等活动,加强群团建设互动交流,推动双方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2.专家智库引领,打造企业发展平台。一是邀请专家建智库。走访省级部门、秦山核电基地、地方职能部门,建立由41名专家组成的服务团为核电关联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专家服务团包括核产品、核应急、核安全、核文化、环境监测、党建等6个专家组,为企业“点单式”服务。日前,两大联盟邀请了上海本源企业咨询研究所专家,专门就如何以互联网思维做好核电关联产业“双强发展”,为两大联盟服务团成员授课,进一步拓展工作的思路和视野。二是“双强”报告促发展。专家服务团对党建联盟会员单位中示范引领强、产业紧密度高、产值规模较大的企业进行“点对点”服务,每季出具一份《企业“双强”(党建强·发展强)综合信息参考报告》,包括一个季度内经济发展、科技创新、诚信经营、企业党建、劳动和谐、生态环保、资金信用等方面的综合数据,便于企业动态掌握发展轨迹。三是问题导向建清单。对党建联盟会员单位反映的问题建立需求清单,与核电关联企业、秦山核电基地、地方有关职能部门及时对接,建立定期联席会议机制,发布《共同约定》,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全方位服务核电关联产业发展。

  3.核合公益深化,打造社会价值平台。一是实施公益项目。围绕助老、助学、环保三个主题发布首批公益项目。通过《联盟有爱·温暖抗战老兵》,寻找定居在该县的抗战老兵,并赠送爱心轮椅等物资;通过《爱上海盐·共享品质生活》,组织新居民学生参与美丽乡村游,感受“三优海盐”建设成果;通过《低碳出行·志愿者在行动》,组织青年志愿者和骑行爱好者宣传环保、节能、健康等知识。如两大联盟组织村(社区)300多名党员“走进核电”,开展“联合党校”交流学习,加强地方与核电系统党建互动;举办全县核电关联产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暨乒乓公益邀请赛,共筹得等“‘核’合公益”基金19360元。二是借力新媒体。建立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微信公众号,根据公众意见建议,确定公益项目,开展公益项目PK,吸引更多的联盟会员单位党团员及志愿者参与,进一步弘扬志愿精神,传播正能量。三是加强党团联动。加强地方党团部门与秦山核电基地党团部门的联合互动,建立互联、共享、互动的沟通机制,将核合公益与体现该县本土特色和核电文化相结合,使核合公益跳出地方的“小包围”融入核电产业的“大循环”,推动形成核电产业党建特色。

  三、成效体会

  1.产业联盟和党建联盟优势互补实现了强强联合。2013年海盐县成立了核电关联产业联盟,为海盐县核电关联企业实现抱团发展、合作共赢打下了基础。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的成立,为核电关联企业在更多、更广的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提供了平台。“两大联盟”实现了强强联合,“两大联盟”联合发布了《共同约定》,携手并进、共谋发展,进一步加快推进了核电关联产业之间、关联企业与核电企业之间,在更大、更广的平台上实现组织联盟、活动联动、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为提升联盟的影响力,扩大联盟的辐射力提供了便利条件。

  2.红色资源转化为红色动力推动了融合发展。通过深化“党建联姻、专家智库、‘核’合公益”三大党建品牌建设,把“红色资源”转化成了“进军核电”的“红色动力”。通过开展党建联姻活动,本土关联企业与核电企业之间打破了原来互不接触、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组建专家智库,以人才为纽带将不同企业、不同专长的专家学者聚到了一起,为企业开展“点单式”服务,如核电企业的专家服务团成员主动为本土企业开展人才培训,产品进入核电企业质量管控、流程辅导等,极大地提升了本土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和品牌意识。通过“核”合公益行动,通过双方共同开展志愿者服务项目等,提升了党建联盟的社会影响力。

  3.两新基层党组织工作互促共进激发了党建活力。65家会员单位,很大一部分不仅在业务上垂直管理,而且党群工作也是垂直管理或,横向交流不多。在筹备党建联盟之初,许多会员单位希望不仅在业务上有合作,而且还希望在党建、群团建设工作上有更加深入的交流。通过党建联盟的平台,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强化了工作协同,建立了互联、共享、互动的沟通机制,使各单位的党建工作交流更加扁平化,更有实效,推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与核电相关的“产业党建”特色,也为今后进一步深化地方与垂直管理单位党团组织联合联动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在两新领域中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开辟了新的路径。

  核电关联产业是海盐的优势产业,核电关联产业党建联盟也是党建特色品牌,海盐将按照“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努力把党建联盟办成联系广泛、充满活力、合作共赢、成果丰硕的产业党建联盟,打造海盐核电关联产业依“核”发展、谋“核”腾飞的核电高地和产业党建联盟高地。

责任编辑:林庭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