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衢州市
72、青春党建“五四工作法”
72、青春党建“五四工作法”
2016年08月01日 17:39:18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品牌亮点:青春党建“五四工作法”
■案例概述:2013年,衢州市紧扣青春党建基本内涵和属性特点,全面实施以“‘五覆盖’巩固青春堡垒、‘五行动’展示青春风采、‘五计划’助力青春成长、‘五机制’夯实青春保障”为主要内容的青春党建“五四工作法”,以顶层设计导航基层实践,充分激发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党在青年群体中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该做法,得到省委“两新”工委高度肯定,并通过文件予以转发,在全省推广。
■报送单位:衢州市委两新工委
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清洁河道公益行动。
青年自组织单车协会开展“骑行东部公园 醉氧钱江源头”公益活动。
■案例详情:
以“五四工作法”提升两新组织青春党建工作水平
一、背景及起因:
青春党建是2013年我省两新党建领域的全新工作和主打品牌。衢州各地在探索实践中创造了很多好经验,但也存在内涵把握不准,以偏概全;推进不够平衡,以点“代”面;载体设计过多,步调不一等问题。面对发展瓶颈,衢州市紧扣青春党建基本内涵和属性特点,全面实施以“‘五覆盖’巩固青春堡垒、‘五行动’展示青春风采、‘五计划’助力青春成长、‘五机制’夯实青春保障”为主要内容的青春党建“五四工作法”,以顶层设计导航基层实践,充分激发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党在青年群体中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二、做法与经过:
1、扩大“五覆盖”,巩固“青春堡垒”。着眼于凝聚青春力量,创新组织设置,拓展活动阵地,扩大工作覆盖,构建了“党建+群建”、“网格+网络”的青春党建新格局。一是扩大青春党组织覆盖。探索体现青年群体特点的组织设置方式,推行党支部和党小组小型化设置、精细化管理。全市累计建立青春党支部116个、青春党小组331个、青春联络站672个。二是扩大群建工作覆盖。开展群团组织组建“夏季攻坚”,全市共新建两新组织团组织274家,妇女组织、工会组织应建必建率达到100%。对暂不符合建群团条件的两新组织,通过派驻工作指导员、联络员等方式,实现群团工作全覆盖。三是扩大新生代出资人协会覆盖。以非公企业40周岁以下“创业二代”、青年企业家、留学归国创业者等对象为主体,成立衢州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并同步推动县一级新生代出资人协会覆盖。四是扩大网络平台覆盖。以乡镇(街道、园区)或系统划分网格,以网格为单位建立各类QQ群、微博群、微信群323个。组织开展“青工e线”、“网上党课”、“巾帼在线”等活动,构建起网上、网下互动机制。五是扩大党群服务中心覆盖。采取新建、改建、整合等方式,在开发区(园区)等建立党群服务中心124个,其中区域性党群服务中心11个。依托乡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为青年群体开展活动提供便利。
2、开展“五行动”,展示“青春风采”。着眼于奉献青春激情,创新活动载体,发挥青年党员、团员先锋模范和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广大党员青年在助推中心工作中建功立业。一是开展“青春建功”行动。深入开展“我与企业同发展”主题活动,在全市县级以上双重管理两新组织和规模以上非公企业设立党(团)员示范岗、巾帼示范岗等,引导两新党(团)员在推动生产经营、技术改造、产品升级等方面作表率、争先进。二是开展“青春护绿”行动。在企业内部,划分绿化、保洁责任区,广泛开展护养绿化带、认养企业林、青年林等活动;在企业外部,探索建立“河长制”,开展区域“三废”排放监督、宣传劝导等工作,提升环境治理效果。三是开展“青春公益”行动。以县为单位建立党员青年志愿服务总队,根据志愿者的特长、技能和爱好划分若干服务队。广泛开展“感恩社会微服务”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实施应急救援、敬老助老、助残扶弱等公益项目220余个。四是开展“青春和谐”行动。推行每季一次“企情沟通”和 “党员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区”制度,在两新组织普遍设立“职工献计栏”和“意见百宝箱”,广泛征集职工管理、劳资关系等方面建议,及时发现和化解各类矛盾。五是开展“青春闪光”行动。探索推行“青春积分”考评办法,实行“月度计积分、季度评星级、年度亮指数”,推动党(团)员带头参与争先竞赛。逐级组织“最美青年企业家”“青年领袖”“最美青年员工”等“最美选树”活动,评选表彰了一批先进典型、“闪光人物”。
3、实施“五计划”,助力“青春成长”。着眼于共圆青春梦想,将党建与助力青年成才有机结合,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工程”,帮扶指导青年创业创新,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一是实施“青年党员发展计划”。健全完善两新组织发展党员“三推一定”工作制度,将两新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对象,原则上定向为青年技术骨干和中层以上青年管理人员,两新组织35周岁以下入党的比例逐年提升。二是实施“青年菁英计划”。深化“党员人才工程”,引导市级双重管理的非公企业带头建立梯队式、递进式青年菁英培训培养激励机制。加大青年创业扶持力度,推动6个县(市、区)全部完善创业小额贷款政策,今年来扶持青年创业贷款额度达2.1亿元。三是实施“青年社团扶持计划”。以单车、舞蹈、摄影、登山以及球类等项目为主,引导两新组织党团员组建青年社团。对会员人数较多、影响较大的社团,一般落实团委部门直接管理或挂联,安排人员兼任社团负责人或班子成员。四是实施“青年文化培育计划”。 指导两新组织挖掘、培育、提炼、宣传推广优秀企业文化,引导园区和企业普遍建立“文体节”、“文化周”等活动制度。五是实施“青年关爱计划”。探索开辟网络心理咨询专栏,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心灵聊吧”、心理诊所,两新组织常态化的关爱倾听机制不断完善。
4、健全“五机制”,夯实“青春保障”。着眼于夯实青春党建工作基础,健全机制,强化保障,促进青春党建长效发展。一是健全议事协商机制。在市县乡分别建立“两新”工委季度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工委成员单位“项目领办”机制,狠抓青春党建重点工作落实和推进。二是健全联系指导机制。建立市委“两新”工委成员单位直接联系制度,安排16家成员单位联系44家双重管理党组织。市县两级新选派697名机关优秀后备干部作为青春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全覆盖。三是健全培训培养机制。市县两级重点举办双重管理两新组织党(团)组织书记培训班,乡镇(街道、开发区)开展党(团)组织书记面上培训,提升党团务工作者业务素质。采取在党组织设立年轻委员(支委)、选派党员到团组织中担任政治辅导员、吸收同级团组织负责人列席班子会议等形式,加强青年党务工作者和团干部队伍建设。四是健全经费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党工团妇组织“四位一体”支持青春党建制度,将党群组织正常活动经费的90%以上用于青春党建工作。市县两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青春党建示范点。五是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深化两新组织党群建工作标准化建设,结合党组织“堡垒指数”考核,推进“五好”活力团组织创建、工会组织“三亮”等活动,全市24.3%的两新组织团组织达到活力团组织标准、75%单独建会的企业工会达到“三亮”标准。
三、成效及启示:
通过巩固青春堡垒、展示青春风采、助力青春成长、夯实青春保障,高起点引领推动,高标准培育典范,充分激发了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党员队伍活力,成功打造了服务型两新党组织建设的衢州样板。这一做法,得到省委“两新”工委高度肯定,并通过文件予以转发,在全省推广。
青春党建“五四工作法”的成功启示:
1、必须提炼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推进青春党建向更高层面发展,需要有可学可鉴可复制的典型经验来引领,需要有简便易行、好学好用的顶层设计来规范,在点上指导基层实践,在面上实现整体提升。“五四工作法”的实施以一个标准抓落实、一个节奏抓推进,实现了两新组织的同质相吸、同频共振,奏唱了青春党建的“大合唱”。
2、必须树立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两新党建与传统基层党建相比,体制特殊、基础薄弱。深化青春党建要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为现代的“服务”模式,始终以服务理念来谋划载体、健全机制、推进工作。“五四工作法”找准服务企业促发展、服务社会促和谐、服务青年促成长的工作定位,赢得了企业支持、社会认同、青年满意,切实打造了服务型两新组织的工作品牌。
3、必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青春党建是以“大党建”理念推进两新组织科学发展的工作载体,必须打破职能部门单兵作战、单线推进的传统方式,实现资源共享、阵地共建、队伍共管、成果共融。“五四工作法”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项目领办”制度,以“13+3”模式,有效汇集了工委委员单位与工、青、妇组织合力,充分激发了两新组织主体作用,形成了群策群力、组团作战的工作格局。
4、必须坚持一抓到底的工作作风。党建品牌的培育,需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负责态度、“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扎实作风把工作一抓到底,做到目标不渝、常抓不懈。打造青春党建品牌,就要将深化“五四工作法”作为主载体来抓,作为主战役来打,始终保持强势推进的工作态势,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效率推进,全力打造两新党建新标杆。
责任编辑:徐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