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青田县
69、党代表 “专业组团、按需服务”机制
69、党代表 “专业组团、按需服务”机制
2016年08月01日 17:39:19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品牌亮点:党代表 “专业组团、按需服务”机制
■案例概述:2012年以来,青田县创新实施党代表“专业组团、按需服务”,根据党代表特点特长,设置工业发展、特色农业、基层党建等5大服务团,对照基层需求开展按需服务。试行党代表履职考评,建立激励机制。通过实践证明,专业组团能最大限度发挥党代表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特长,补齐了单干能力不足的短板,提升了服务效率,并通过履职考评,改变了党代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状,很好地促进党代表主动履职、发挥作用。
■报送单位:中共青田县委组织
党代表杨艳萍接待社区党员咨询。
农业服务团的党代表在田间地头现场指导。
■案例详情:
青田县创新实施“专业组团、按需服务”
努力解决党代表履职不到位问题
党的十八大提出,落实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试行乡镇党代会年会制。在具体的贯彻实施中,青田县认真组织,科学实施,党代表工作得到较好推进,特别是各级党代表的主体意识和带头示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但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党代表如何主动履职、科学履职、有效履职等方面还存在这薄弱环节,特别是为民服务的方式方法还有待改进。2012年以来,青田县创新实施党代表“专业组团、按需服务”工作模式,促进党代表履职尽责,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2013年,夏宝龙书记对青田党代表工作予以了肯定。2015年12月,中央组织部《组工信息》对青田县党代表“组团式”为民服务的特色做法进行了刊发。
一、背景与起因
青田县在推进党代会常任制和党代表任期制过程中,有力地推动了县乡党代表的作用发挥。但在实践初期,存在着党代表履职意识不强、服务渠道偏窄等问题。具体表现为: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少数党代表存在着只要在五年一次的党代会上行使好选举权利就行,闭会期间履职可有可无的错误思想。有少数党代表认为在党代会年会上听听报告,知道就行。有少数党代表不清楚党代表在闭会期间需要干些什么,能干些什么;二是主动履职意识不强问题。部分党代表觉得只要做好当前的本职工作就行,对党代表身份的认同感不强,自我要求不高,没有凸显出党代表的先进性;三是为民服务的机制不健全。大部分党代表的服务意识比较强,但实际当中又觉得无从下手,个人力量又单薄,原有的联系服务党员群众形式较为单一、履职的成效不是很明显,特别是一些为民服务内容与群众需求不对称等问题,进而影响了党代表的履职积极性。
为此,青田县通过组团队、搭平台、强服务、建机制等措施,打破地域、职业等界限,创新推出了党代表“专业组团,按需服务”党建品牌,组织党代表“进村入企”,深入一线调研摸排,了解党员群众的所急所需所想,引导党代表对接基层服务需求,履职尽责,搭建了党群之间的“连心桥”。
二、做法与经过
(一)整合代表资源,组建服务团队。一是围绕需求设团。根据全县重点工作部署和基层群众需求,整合省市县乡四级党代表,在县乡两级设置工业发展、特色农业、民生和谐、文化教育、基层党建等5大类别服务团队,在党代会闭会期间开展各项服务活动。服务职能主要是重点帮助小微企业解决融资、招工,帮助农民解决农资、技术,开展惠民便民服务,文化下乡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二是按照专业组团。根据党代表岗位特点和专业特长,引导党代表自主选择加入相应专业服务团。目前,全县2名省党代表、28名市党代表和110名县党代表已对口编入5个县级服务团,其他市县乡党代表则按区域、分网格,结合机关党员干部联乡帮村、乡镇党员干部驻村联心制度,分别编入乡镇、村(社区)专业服务团。目前,全县组建的县乡服务团达到136个。三是灵活有效带团。每个服务团设正副团长各1名,负责服务团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各团在春节、“七一”等重点时段,采取县乡或多团联合等形式开展服务活动。建立了县乡两级团长季度例会制,定期对服务活动进行互动交流,充分发挥QQ、微信等现代化自媒体作用,加强各团间的联系,并互提意见和建议,形成各团优势互补、互推共进的良好局面。
(二)搭建联系平台,提升服务效能。一是完善党代表固定工作室。充分发挥党代表工作室的主阵地作用,围绕“知党情、听民声、谋发展、促和谐”主题,在每月15日的党代表固定接待日当中,四级党代表轮流驻室接待党员群众。省党代表陈冬妹针对收集到民意,领衔组织开办“小候鸟”托管班,帮助外来民工解决子女看管难问题二是建立党代表流动接待点。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党代表接待点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推动服务“外送”、服务“上门”,实现党代表接待全县流动。针对偏远乡村,突出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专门设立“党代表服务快车”,积极开展夏季送清凉、暑假送关爱等活动。三是组建党代表巡回服务队。围绕“春夏秋冬”四季主题,各团结合自身特点,按地域轮流开展巡回服务,实现了巡回服务无死角。仅2016年上半年,青田县就组织农业系统的党代表开展巡回服务活动22次,为仁庄、舒桥、巨浦等地群众送价值120余万元的新品油茶苗、优质蔬菜种子、有机复合肥等生产资料。
(三)对接基层需求,开展按需服务。一是多种形式淘服务。建立党代表服务需求信息收集机制,通过党代表列席县乡重要会议知党情、驻工作室听民情、进村入企访民情、网上互动淘民情等形式,广泛收集党情民意,主动做好上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基层党员群众服务需求的双向有效对接。2012年以来,全县累计收集服务需求信息11200余条次,受理意见建议4100余条,解决实际问题1300余个。二是双向对接派服务。各服务团对收集到的服务需求信息进行分析研判、分类梳理后,因时因事因人开展对口服务,确保各团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同时根据事情的大小、难易等情况,实行党代表帮办、代办等服务,实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三是上下联动优服务。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组团联动服务,全面喊响“带头上、跟我干”,深入一线参与和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重点工作开展。2012年以来,各服务团深入基层、企业、项目开展服务,送去扶持资金,5600多万元,解决了3900多件县乡村三级民生实事,形成了上下联动攻坚创新的合力。
(四)建立考评制度,确保高效运行。在多年探索实践的基础上,青田县首创推出了《党代表履职考评管理实施办法(试行)》,促进党代表认真履职、从实履职。一是建立定期开展活动制度。各服务团集中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每位党代表每年至少参与组团服务或为民帮办实事4次以上,确保团团活动、人人参与。实行活动备案制,党代表集中组团服务向县党联办或乡镇党委备案。二是建立定期开展测评制度。建立服务团活动季度通报、年度考评和党代表亮诺、践诺、评诺制度。开展服务团业绩申报和群众满意度测评。2015年,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对县级党代表,进行了以服务群众、创业大比武、创新发展、作风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模范指数测评。三是建立奖优罚劣制度。综合党代表履职、测评等情况,分优秀、较好、一般、差四个等次作出考评结果。考评结果为“优秀”的党代表,将优先考虑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重要人选。考评结果为“差”的党代表,其个人向党组织做出书面说明,并提交书面整改意见。党代表连续两年考评结果为“差”等次的,将结合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对党代表采取组织措施,处理结果将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2012年以来,评出优秀服务团8个,优秀党代表40名。
三、成效及启示
一是通过专业组团,充分发挥了代表的个人专长。专业组团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党代表,组建集专业化、技能化、系统化为一体的服务团队,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了党代表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特长。如特色农业服务团的镇党代表刘海雄,依托自身创办的夏严专业养殖合作社,将他的“稻鱼产业”党代表工作室建在了稻田上,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技术、信息和购销等服务,田鱼价格从每斤20元提升到35元。
二是通过搭建平台,补齐单干能力不足的短板。通过专业组团平台对各方面资源的有效整合,变党代表一个人服务群众工作的“单打独斗”为“组团式服务”,不仅提升了代表服务效率,还使党代表服务群众基础更实、动力更强、底气更足。近年,受全球经济影响,青田不少企业遇到了困难,仅凭党代表个人调研、建议很难对企业形成有效的帮助。通过工业发展团这个平台,发挥团里县直相关单位“一把手”的作用,现场为企业协调,有些能拍板的现场就解决了,不能解决的形成书面材料递交县里讨论决策和帮扶解决,形成了有效的合力扶工氛围。
三是资源双向对接,服务党员群众更精准。围绕“多种形式淘服务、双向对接服务、上下联动优服务”的体系,依托党代表工作室、接待点、服务队等平台,收集服务需求信息,在分析研判、分类梳理的基础上开展精准服务。如去年冬天受极端寒潮影响,舒桥乡柑桔种植户损失惨重。特色农业团的党代表收到需求信息后,立即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救灾指导,并帮助农民在原来的柑橘地里改种良种油茶,还为他们送去了油茶苗,并有力推进46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的精准扶贫,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四是通过履职考评,有效地促进代表履职。通过对在职的党代表和非在职的党代表,实打实的差异化考评,进一步推动了全县各级党代表切实履行职责,创新务实苦干,改变党代表“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状,真正使各级党代表成为党员队伍中的先进代表、实干先锋。2012年以来,在受表彰的132名基层一线优秀共产党员中,有129名是市县乡一级的党代表。在省市评选的40名好书记中,有39名是党代表。
责任编辑:徐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