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秦万芦荟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打造“三位一体”创业孵化区服务党群创业致富

2017年11月28日 16:53:55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通讯员 周丽丽 章丽锋 彦祖轩

  近年来,海盐县秦万芦荟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根据全县“助创富民”工程所提出的“基层层面要落实帮扶措施,激发全民创业活力”的工作要求,以党群创业示范基地为基础,通过打造致富链、延伸服务链、健全帮扶链,建设创业引领、创业服务、创业扶助 “三位一体”的党群创业孵化区,以服务周边党员群众创业致富为目标,扎实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

  打造致富链,引领党群创业

  2000年,秦山街道的万氏兄弟种下第一批芦荟,并由此开辟出一条带领周边党员群众共同致富的新路径。“以前这里的村民大多靠种毛豆、包心菜等传统作物为生,平均收入较低。” 海盐县秦万芦荟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万福根回忆说,“芦荟生命力强、附加值高,我们很快就得到了可观的收益。附近村民得知后纷纷效仿,加入到种芦荟的行列。”

  本着共同致富的心愿,万氏兄弟义务向群众传授种植技巧,并帮助打通销售渠道。“一传十,十传百”,芦荟种植迅速蔓延到海盐的角角落落。“2004年达到顶峰,当时我们已经无法掌握所有种植户的信息,不能直接传授专业技术。不良的市场竞争让芦荟经济跌入低谷,很多种植户因滞销退出市场。”万福根说。于是,他们着手成立党支部凝聚发展力量。

  该党支部制定严格的生产标准,组建党员专业化团队,实行统一供苗、统一收购、统一技术指导,积极实施品牌化战略,并参与投资建立了嘉兴市芦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保证稳定销路,逐步形成了一条“合作社+芦荟基地+种植户+农业龙头企业”的创业致富链,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共同创业致富、抱团发展。

万福根在大棚里观察芦荟的生长情况。.JPG

万福根在大棚里观察芦荟的生长情况。黄国中/摄

  健全帮扶链,深化党群创业

  2007年,芦荟经济再次崛起,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可生产规模因缺资金等问题迟迟无法扩大,党群创业进入瓶颈期。“县委组织部在调研时发现了我们的困难,并及时提供帮助。”万福根说。同年,海盐县启动党群创业扶助资金50万元贴息贷款,设立合作社党群创业互助资金,帮助党员群众解决创业缺资金的难题。

  提到这段经历,丰山村村民马建良仍然感慨万千。“2005年我开始种芦荟,当时只有两三亩地,因为没资金不敢扩大。后来党支部帮我申请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我把规模扩大到十几亩。”马建良说,“后来我也入了党,义务帮助社员跑销售。为了更好地打开销路,我还建起专门生产芦荟半成品的工厂。”如今他的芦荟种植面积已达200亩,年收入两三百万。

  2008年,该党支部建立党群创业示范基地,并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已建成核心区连片设施芦荟种植大棚1300余亩,在周边地区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县委组织部还将芦荟种植创业项目通过“助创富民”工程县级创业项目推介平台向全县推介,不断带动吸收农户入社。目前,已带动周边257户农户入社种植芦荟,芦荟种植总面积已达2800余亩。

从大棚种植芦荟,到创办嘉兴市芦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芦荟种植、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带领合作社及周边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JPG

从大棚种植芦荟,到创办嘉兴市芦荟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芦荟种植、加工、销售的一条龙服务,带领合作社及周边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黄国中/摄

  延伸服务链,支撑党群创业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进一步破解传统“输血式”扶助模式的局限,合作社以党支部为中心,绘制困难党员群众创业帮扶体系结构图,以解决困难党员群众创业设施、技术、资金局限为突破口,健全创业帮扶链,推动困难党员群众增强“造血”功能,将困难党员群众孵化为创业能手、致富先进。

  该合作社建立起6个设施完善的党群创业先锋流动大棚,无偿提供给创业意愿强烈的困难党员群众使用,并根据芦荟生长、采摘特性,让每名帮扶对象在孵化期拥有成年期芦荟大棚和生产期芦荟大棚各一个,在享受成年期大棚全额收益的同时,管理生长期芦荟大棚并积累种植经验,以一年为周期,实行周期性流动接力运转。

  通远镇雪水港村村民顾顺良以前月收入只有400多元,家庭条件较差。党支部在了解情况后主动邀请其到党群创业基地学习芦荟种植技术,后来又出资帮他租地建了4个大棚并免费提供种苗辅助其创业。“党员经常到我家指导服务,还定期带我到创业服务中心参加培训。经过几年的发展,我现在的年收入也有10多万元,过上小康生活了。” 顾顺良笑着说。

万福根的芦荟种植园已经成为旅游观光生态园…….JPG

秦万芦荟专业合作社如今已经成为旅游观光生态园……黄国中/摄


责任编辑:楼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