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寻找张爱玲的天才梦

2017年01月17日 10:57:47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韩洁英

微信截图_20170117101604.png

  张爱玲的小说已成为一代人抹不去的记忆,不少人自诩为张迷。而对于张爱玲的研究,海内外更是著作颇丰。从夏志清郑重其事将其写入中国现代文学史,张热一直没有消弭过。使国内对于张爱玲的研究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张爱玲,无论是小说还是她的人生,都是道不尽的传奇。从读者到研究者,张爱玲热似乎一直存在。“自传体小说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求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

  琼瑶的《窗外》引得琼瑶的母亲要与之断绝母女关系。可见,作家笔下营造的小世界往往会让人想起作家自身所在的现实世界。无论是读者还是评论家,只要是世人,不免会通过小说窥测作家。将小说中的人物一一落实到现实生活中,非得要将人物原型找到才会善罢甘休。张爱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女子,无论是她没落贵族的身份,还是她从小就做的“天才梦”,抑或是她复杂的家庭关系,还有那与胡兰成暧昧不清的关系,她晚年在美国深居简出的神秘生活……这一切都让读者像《传奇》封面里的现代人,如鬼魅一般,怀着好奇或者是猎奇的心态孜孜不倦地窥探着。《小团圆》的出现,如同在人群中投入一颗重磅炸弹。

  《小团圆》是一部用中文书写的自传体小说,成书时间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比《易经》、《雷峰塔》晚些。里面几乎纯粹是张爱玲个人隐情琐事的重构。作家对于向读者呈现自己、袒露自己的小说会有忌讳。这原是一本不能够与世人见面的小说,因为张爱玲认为这是一本“遗患无穷”的小说。张爱玲在1992年2月25日写信给宋淇夫妇的时候曾明确提到要将《小团圆》小说销毁。对于张爱玲为何要销毁《小团圆》,学界观点不一,有研究者认为是张爱玲顾忌家人的感受,怕伤害到家人。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张爱玲在早期的作品中就伤害过家人了,不可能会有忌讳,而是觉得艺术上不够成熟。

  但对于张爱玲而言,“《小团圆》是写过去的事,”“是我一直要写的”,然而“胡兰成现在在台湾,让他更得了意,实在犯不着,”这些艺术以外的“别的事”,让她的写作心神不属。她的《小团圆》是写青年以后自己的人生,这人生观照是曲曲折折的。

  《小团圆》“按照出版人宋以朗的观点,这是一部遮遮掩掩甚至非常明显的自传体小说,九莉的特质塑造得并不成功。这一观点可以代表对张爱玲晚期作品的批评声音。”由于抱着这样“谨慎”的态度,导致张爱玲的《小团圆》引来“杂乱无章、结构松散”的批评。而笔者认为这是张爱玲自己选择的一种独特的“反传统”的写作策略。她采取这种写作策略是自知的,张爱玲早在1976年1月3日给宋淇的信中就曾说过:“《小团圆》因为情节上的需要,无法改头换面。看过《流言》的人,一望而知里面有《私语》、《烬余录》(港战)的内容,尽管是《罗生门》那样的角度不同。”可见,对于《小团圆》中出现的“杂乱无章”、“结构松散”的“问题”,张爱玲不仅是有意识的,而且是坚持这样创作的。

  张爱玲在《小团圆》中,采取的写作策略是归于隐晦,或者说是借鉴了韩邦庆在《海上花》中所运用的“穿插藏闪”叙事的手法。将整部小说掌控在自己的手中,读者只能由作者牵引着往前走。里面的情节是交叉在一起的。倘若是初次阅读《小团圆》,一般的读者很容易陷进一种迷惑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可言传只可意会。你刚刚领悟的时候,张爱玲又劈头盖脸地给你另一个情节。前因后果似乎已经在《小团圆》中失效。让人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张爱玲确实让整部《小团圆》呈现出了一种“随意、松弛、破碎”的状态。

  有人说,《小团圆》里有“三个盛九莉,两个叙事者。”这三个盛九莉是“30岁的九莉”、“30岁以前的九莉”和“30岁以后的九莉”,这“30岁的九莉”是叙事者,“30岁以后的九莉”是不合情理的存在,“30岁以前的九莉”是被叙述的对象。“两个叙事者”是指故事的叙事者看似是30岁的九莉,但事实上,整个《小团圆》真正的叙事者,是“晚年的张爱玲”,是她在统摄全局。

责任编辑:朱丽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