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文章均得江山助

——读《后岸书》有感
2017年01月17日 10:35:32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潘玉毅

QQ图片2017.png

  喜欢一本书,首先喜欢的是它的装帧。陈富强的《后岸书》,观其封面,颇得妙趣——封面居中的位置是一副画,画着一座桥,几棵树,一条小径,一间茅庐,两个人在屋里相谈,还有一个人自桥上远远地走来……不由让人想起陶渊明的《移居二首》。“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诗中佳句自脑海间翻涌而来。

  后岸其实是一个村子,坐落于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村子周边有十里铁甲龙、寒岩夕照、明岩古寺、九遮山等景点,据故老相传,此间还是唐代诗僧寒山子的隐居地。陈富强的书以后岸为名,想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作者自身心境、心愿的一种体现吧。

  有评论家曾说,文学的发现最终是对人的发现,语言的描述最终是对生活的表露。每一种动物或者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孕育它的环境和土壤,人生于世,自然也离不开出生、成长的故乡。循着这个“故乡”的轮廓或影子,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来处与去处,在来与去的对撞和回溯中,塑造一个独特的自我。这“自我”常常能给我们的写作带来灵感,像李娟写作《我的阿勒泰》,帕蒂古丽写作《隐秘的故乡》,与此想是分不开的。陈富强的作品亦是如此。著名杂文家徐迅雷为《后岸书》所作的序言《从左岸到后岸》里有一句话形容得可谓贴切:“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离开了也要带在心中的故园;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后岸,那是生生不息所依所傍的精神家园。”心中故园也好,精神家园也罢,每个人都有一个来处,也必有一个心灵归处,它们会化作一种力量充盈纸上,让读者感觉写作者如“得江山助”。

  南朝文学批评家刘勰在其著作《文心雕龙·物色》里写道:“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但凡文学作品,必有其出处,或源自于日常所见的种种,或源自于内心的某种希冀与渴望。“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从号称“谪仙人”的李白到“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的黄景仁,似乎古代的诗人要写得一手好诗必先将江河山川游历一番,同理类推,写文章或许也需要“江山为助意纵横”吧。所以,明末清初人黄宗羲才会在《四明山九题考》里下此论断:“文生于情,情生于身之所历。”

责任编辑:王任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