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粮食!粮食!

——读《狗日的粮食》有感
2017年01月16日 15:48:31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罗小布

QQ截图20170116151336.png

  粮食!粮食!

  在这个时代,我们最缺少的就是粮食。

  刘恒的小说《狗日的粮食》讲了一个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里与粮食有关的故事:洪山峪的农民杨天宽用二百斤谷子换来了一个长有瘿袋的媳妇,而后生了六个用粮食命名的儿女。他们的生活始终与饥饿相伴,为了一家的生计,女人无所不用其极,全然失去羞耻之心,最后却因为丢了购粮证而寻了短见。可死后也不得安宁,乡亲们争抢着吃丧饭,孩子们仍旧无忧无虑,母亲成了医学课本上有关“甲状腺肿大”的几秒钟停留。

  这是一个很厉害的女人,锋芒毕露了半辈子,战胜了大大小小无数次饥饿,却敌不过粮食丢本的现实。她生命的消逝,在短暂的温饱前褪去了悲伤的色彩。当人活着只是为了满足生理需求而挣扎时,便无暇顾及思考生命的意义了,在温饱线下,生命的尊严和价值低到尘埃。

  同时代的先锋作品中,阿城《棋王》中关于粮食则多了一重意蕴。精瘦少年,嗜棋如命。但他仍清楚,一天不吃饭,棋路都乱。他对吃饭太虔诚,“有时你甚至会可怜那些粮食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简直惨无人道。”柴米油盐,低则底矣,却不能对其有丝毫唐突冒犯,相反还要保留一份相当的敬意。填完肚子以后他常说:何以解忧?唯有象棋。何忧之有?当他大胜九轮连环车轮战后,呆呆地站起身,却猛然间“哇”地一生吐出一些粘液,眼泪流了下来,呜呜地哭着说:“妈,儿今天明白事儿了。人还是要有点东西,才叫活着。妈——”原来下棋已不仅仅是为了追求输赢,而是把胸中一番气势吐露出来,洒脱如水,畅快难言。结尾是棋王在大功告成后和伙伴们一起沉沉睡去,独留下“我”仍在迷茫不知所从。

  鲜为人知的是这部小说的原稿,结尾竟是王一生因为下棋,到了某部,天天大鱼大肉,后来“我”遇见他问道,呆子,还下棋吗?他说下棋干嘛,有吃有喝……这样的结尾,被编辑退回修改成如今的模样,阿城只好另起炉灶,传达出另一个新的意思:“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

  原稿的结尾堪称预言式的讽刺,原来,不是阿城太世故,而是他太明白。

  那个特殊年代里最恐怖的一面,不是饥饿,也恰恰是饥饿。我们可以似乎想象的到,知青们被下放到农村,吃饱饭是没问题的,被剥夺的是求知的权利、思维的乐趣。所以才有了,在苦难的日子里,沉浸在某种精神世界里,逃离现实的苦楚。

  两篇文章都是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可是小说里的时空相差了二十年,从建国后到文革,平民百姓对粮食的饥渴一如既往。从文革到现在,我们肚皮鼓了,脑袋却干瘪了。我们四肢发达,身强体壮,当谈到未来,我们却不敢多说一个字,生怕暴露了自己的愚蠢和无能。

责任编辑:朱丽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