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向死而生

2017年01月16日 13:27:45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卓依依

QQ截图20170113173325.png

  中国人对死亡这件事向来有很强的仪式感,不光平日言语中都会避讳掉这些不祥的字眼,连对别人最恶毒的诅咒都是“你不得好死”,衍生到死亡后的仪式——葬礼,也有许多繁文缛节。有句话叫杀人不过头点地,死作为一个动词是很快的一件事,踏入鬼门关只需要短短的几秒,但伴随着死亡这件事而来的种种,可没这么轻易过去,上面说的葬礼便是其中一件。

  葬礼作为一个比较庄重的活动,需要有人来主持流程,死者还需要有人来整理遗容,自然死亡的还好说,非自然死亡的往往面目全非,普通人估计看一眼都不行,只能专人来干,这个专人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遗体美容师”。这个职业现在已经不稀奇了,日本还有一部专门讲述这个职业的电影,叫《入殓师》。但大众对这个职业还是抱着一种暧昧的态度,人人都有需要他们的一天,但不到那一天压根不会想起他们。没人关心入殓师在想什么,而我第一次真正窥到些许还是靠自然的《白事会》。

  自然是作者的笔名,取这名字大概是直意死亡的本质是自然运转的结果,约莫四十来岁,天津人。人们叫他“大了”,这在天津话里就是入殓师的意思。《白事会》写的就是他从业以来遇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葬礼,各行各业做久了总能遇见些奇人异事,入殓师也不例外。

  作者行文没有什么文字技巧,不卖关子,只是平常地讲述着自己的经历,却总能引人发笑或落泪。大概因为写的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所以看着格外地触人心弦,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借他的文字做眼,看看入殓师面对葬礼时的内心想法。

  有多少种死法,就有多少具入殓师处理过的遗体。曾有一个男孩卧轨自杀,作者跟着父亲去铁路捡尸块。中国人相信人有三魂七魄,所以讲究死有全尸,下辈子好投胎,但卧轨这种死法基本就告别全尸了,最后他们只在一棵树上找到挂着的一只手和一颗头。还有一个在医院跳楼的男孩,父亲只顾着和医院打官司,忘了儿子的遗体,当时又是三伏天,等父亲想起来的时候,尸体早就腐败成了“巨人观”。每一篇故事后面都是一个生命的消逝,只是有时候是没有遗憾地离开,有时候却是深深的无可奈何。

责任编辑:朱丽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