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乡民不知

——上个世纪的中国乡土社会
2017年01月05日 18:00:02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黄希

  文字的用处是为了传情达意的,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都是相当熟悉的,对于他们来说,说话这种方式用来表达事情比起文字来说更加方便而且更能传达互相的意思,而文字这种方式使得双方的意思还要隔着一层来猜测,很有可能造成词不达意的误会。乡土社会,事实上是比较类似于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鸡犬相闻,人与人都熟识,想说什么事情就走两步,面对面交流即可,没有什么使用文字的必要。而且在某些社群之间,有他们特定的语言表达和叙述,有的是文字根本无法表达出来的意思,像很多南方方言,根本无法付诸于书面,若是要只会说方言的老妪和只会说方言的老翁互相用文字来传情达意,他们肯定是无法做到的。

  要判断一个人的“愚”但从文字和语言的角度是完全不够的,乡下人并不“愚”,只是基于他们生存的社会环境而使得他们对于文字的认识和应用一无所知。当然现代社会中,文字是必不可少的文明工具,乡土社会即使发展缓慢也终究需要跟上社会进步的脚步,所以文字下乡是必要的,只是要因地制宜,根据乡土社会的特质需要来进行策略上的改变。单纯的让乡下人识几个字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关键还是在于文字所承载的先进文明,文字所承担的教育意义。让乡下人识字只是基础,在基础之上,还有更加牢靠的社会技能所需要掌握。

  时间对人们传情达意上的阻隔需要用到文字,而对于一个稳定的乡土社会而言,有更加简便的方法,就是记忆。因为固定的生存空间,生存经验都是代代相传的,在人们的记忆里进行学习,文字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文字是发生在上层阶级的工具,因而要在乡土社会推行文字,则需要改变乡土社会的本质,也即是改变这种世代相传不变的经验和面对面交流的传情达意。所以和文字下乡同时推进的还应该有普通话,同音同字,同教育,让文字背后赋予的更多的意义也同时进入到乡民的生活中去,文字下乡才有意义。

  中国的社会是个差序格局,人和人之间的界限本身就很模糊,公和私之间更是。作者将中国家庭同西洋家庭做了对比,看起来是十分清晰且不同的,在儒家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人深受影响,孔子主张“推己及人”,从一个人推出去,可以推到全天下,正是这种可大可小的不确定的圈子,让中国人的公私概念不甚分明。从第一章中就可以看出,中国人既然是土里长出的民族,那么就像是泥土一样黏糊不清,彼此之间本身界限就难以划清,从一颗泥土就能牵扯出一大片土地,也可以只是这颗泥土和它周围的泥土,但是永远无法单独看这一颗泥土。虽然是推“己”,但这个“己”本身也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家族,甚至是一个国家。

  中国人的家庭结构复杂多变,掺杂了太多的目的,夫妇之间不仅是夫妇,还需要承担很多别的责任,一个妻子,不仅是妻子,还是媳妇,是母亲,是妯娌,是姑嫂,一个丈夫也不仅是丈夫,还是女婿,是父亲,是叔伯,是舅甥。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身份都很清楚的区分了性别,像是两个阵营,互不相干,作者认为乡土社会的家庭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主轴在父子之间和婆媳之间,而不在夫妇之间。因而在乡土社会中,需要血缘牵绊,需要地缘牵制,但是却不需要情感的交流和互通。本来对于夫妇最重要的情感却成为了最不重要的东西,这也导致乡土社会中夫妇之间感情淡漠,他们之间最重要的牵扯是生育目的,除此之外,各自为阵,甚至会产生敌对和自恋。中国人对于夫妇情感上的讳莫如深来自于对性别的区别和分类,更有的是对性的排斥和羞耻感,这也来自于儒家,准确的说来自于杨朱,特别是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无知的道德束缚了中国人上千年,至今未熄。

责任编辑:朱丽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