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常常"吃好喝好"?专家:红军补给非常艰难

2016年10月21日 15:52:59 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绥翊 马意翀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多年来,红军的长征精神,一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随着时间推移,现代人特别是年轻网友们可能并不熟悉这段八十年前的历史,难免有一些疑问。

  《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出版)一书里,一篇《遵义日记》(作者何涤宙)的文章中,记录了作者长征中在遵义城的经历,其中有“下馆子”“吃辣子鸡丁”等。这些记述引发了不少“解说”,如网帖“红军长征吃辣子鸡、住洋房、跳舞”等。

  无独有偶,《李一氓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中也记载了红军长征途中,在云南宣威分食火腿、在遵义分茅台酒等事。这也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少“解读”,如网帖“高官曝颠覆性内幕:红军‘长征’吃的特好”等。有网友认为,宣传中说红军长征冒着枪林弹雨、食不果腹,被迫吃草根、啃树皮,“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那么,长征中红军是否常常“吃好喝好”呢?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何云峰介绍,长征时,红军筹集物资的方式主要有几种:没收或征发军阀、反动官僚和地主豪绅的家财;向人民群众、商人等购买;沿途组织筹粮委员会借粮、或者收割粮食(要留下写有借条或欠条的木牌)。由于长征路上敌情严重,且多经过落后的偏远地区,筹粮十分不易,尤其过雪山草地时。

  郑州大学近现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俊杰则表示,长征中红军完全是沿途自筹给养,非常艰难。红军当时的供给标准极低,而到了川康地区等人烟稀少的地方,几乎“无粮可购、无货可买”,红军经常缺衣少食,挨饿受冻,不少指战员因饥寒而牺牲。

  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徐焰介绍,红军筹集粮食,有着一系列详细、严格的制度和程序。没收沿途军阀、土豪钱粮,红军要动员群众检举、确定后才能“打土豪”,严格禁止随便打家劫舍;向群众购买要商妥粮价,不经群众同意不得强行购买;群众不在家,购买其存粮要找邻近群众同去,并留下信件,将钱付给邻近群众代转。孙俊杰也表示,在遵义红军纪律严明,买卖公平,大受百姓欢迎,得到了较好休整。

  徐焰介绍,过雪山草地时,附近人烟稀少,且百姓不熟悉红军,多已逃散,红军为生存不得不“留牌筹粮”,收割接近成熟的粮食。收割完后,红军都将所收粮食数量和原因用墨笔写在木牌上,插在田中,并告知百姓回来后可拿木牌向红军领钱,还留下部分银元。当时不少群众还未回来、红军就已出发,全国解放后,中央领导还特意指示川康地区就长征的“欠条”给当地群众适当补偿。

  至于《遵义日记》里的情况,专家表示长征中并不多见。何云峰表示,以《遵义日记》等的记述来说明“红军长征吃的好”,是以偏概全。他说,红军到了少数相对富庶的地区,能稍作休整,“为补充体力改善一下生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这样的情形,长征中并不多见,“大多数情况能吃饱饭就很不错了”。

  有网友对“红军过草地吃皮带”也提出过疑问。对此,何云峰介绍,当时红军的皮带没有硝皮和缩革等工业化加工,仅经过简单粗加工,这样的皮带是可以吃的;还有一种情况,红军在过雪山草地时粮食短缺,只得把牛皮剪成带状晒干代替粮食,饥饿时拿来充饥。在老红军的回忆里,经常提到吃皮带。

  孙俊杰介绍,当时在农村和牧区生产力很低下,用猪牛等毛皮粗加工的皮带十分简陋,遇水遇潮就会发涨、发粘、变形,使用非常不方便,也很便宜,更不是什么“奢侈品”。不只红军,历史文献上多有百姓荒年煮皮带充饥的记载。

  在《李一氓回忆录里》,也有很多这样的记述:“(红军)后来到了广西、贵州、云南一些贫瘠的山区,还能勉强地敷衍得下去,只是在川西北和雪山、草地这类地区,就连谷类也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证。”

  可见,所谓红军长征常常“吃好喝好”的说法,只是以偏概全的主观臆断。

责任编辑:徐曼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