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牢高要求入党关口,建设高素质党员队伍

2018年12月18日 11:48:55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通讯员 王柯

  临近年底,招贤镇各村在近期陆续召开党员发展大会,针对农村党员流动性较大、素质偏低、发展困难等困境,招贤镇党委于本周一利用夜学时机召开培训会议,按照中央要求,招贤镇党委坚持发展党员工作关口前移,健全入党积极分子动态管理机制,培养造就了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优中选优发展党员。一是细化标准条件。分领域、分行业制定入党积极分子的具体标准,明确不能入党的具体情形。在农村,重点确定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优秀分子;在企业,重点确定勇于改革创新,积极投身企业发展的优秀分子;在机关,重点确定事业心、责任感强,热心服务基层和群众的优秀分子。二是坚持群众公认。在全镇范围内实行“三推一定”的办法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先由党支部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对入党申请人进行考察推荐,再召开支委会集体讨论,最后报镇党委审查。申请入党人先经过村集体组织推优。镇党委组织员全程列席党员和群众推荐、群团组织推优、党支部研究确定人选等会议。入党积极分子确定的过程、结果,以书面形式向党员群众公示,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三是优化队伍结构。镇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和发展党员年度计划,指导村支部有重点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多管齐下、全面培养,提升发展对象素质。一是开展集中培训。镇党委以时代先锋平台为主阵地,每月开展1-2次入党积极分子远程学习。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后,村支部书记及时与他们进行谈话,掌握其思想动态和入党动机,指出努力方向。落实培养联系人的责任,对入党积极分子做到包培养、包教育、保成熟。对那些思想政治素质好、贡献突出、影响较大的入党积极分子,着重进行优先培养。三是强化实践锻炼。村支部注重安排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一些党的活动,适当分配工作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四是搞好接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工作、生活地点发生变动时,党支部坚持开展“离开谈话”,提醒他们第一时间到所去单位党组织报到。

  强化考察、严格管理,实现入党积极分子优胜劣汰。健全落实支部定期先锋指数考核制度,镇党委注重在日常工作和关键时刻、重要工作中考察、识别入党积极分子,定期与执纪执法等相关部门沟通,全面掌握入党积极分子的现实表现和入党动机。对前后表现差距较大、发挥作用不够明显的,由支委会研究报镇党委同意后,取消其入党积极分子身份,并面向党员群众进行公示。同时,安排培养联系人继续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以高的标准做好本职工作,争取重新成为入党积极分子。

责任编辑:楼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