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乡村多面手,做细做好件件重要的小事

2018年09月18日 16:27:13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自“周二下村日”活动开展以来,大桥头乡樟山村服务团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的号召,切实制定服务清单,严格开展重点工作,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情感、零距离倾听诉求、实打实为民服务。在政策宣传的前沿,在扶贫助困的一线,在解决纠纷的主战场,处处活跃着服务团成员的身影,在一桩桩小事中书写担当与情怀。

  政策宣传的“流动音响”

  “老刘,市委提出了1433战略体系,三大战略任务里的基层治理跟咱关系可大了”,“老李,近期乡里在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遇到恶势力不要怕,记得拨打举报电话”,每周二下午,党建指导员韩江俨然一个流动的“人工音响”,挨家挨户普及利民政策。如今,在大家努力下,无论街头巷尾、农家庭院,还是种植园、养殖场,都成了传播正能量、“好声音”的信息中心。

  服务团成员栾金土是位老党员,“一户多宅”整治工作期间,他比周围的年轻人还活跃,带领着全村老党员做起农户思想工作,“一户多宅整治美化了村庄环境,解决了乱搭乱建造成的土地浪费现象,但毕竟涉及到个人利益,操作起来有点难度,平日里,有空我就跟老党员把一些方针政策跟大家嘟囔嘟囔,让大伙更支持我们党的工作。”不仅如此,他还跟几位党员一起自发拆除自己家的超面积辅房,做出表率。

  环境保护的“践行者”

  今年以来,移风易俗和环保督查一直是群众热议的话题,村服务团借助周二无会日,组织红色志愿服务队打扫公共区域,带动群众清扫房前屋后,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针对一些农村陋习,服务团成员还主动走进群众家里做思想工作,倡树文明新风尚。

  水牛坞自然村里有一家养猪专业户,给周边群众带来很大困扰,网格长丁祥明经常到养殖户家里走走,一边聊着养殖技术,一边讲环保政策,劝导他们要顾及周边群众的生活感受,顺应党的环保新政,搞好养殖卫生,有时还帮着一块儿收拾。在他的带动下,养殖户主动对过去的养殖方式进行整改。新塘坞自然村里有一户人家经常往门口的污水管道倾倒厕所污秽物,引来周边邻居强烈不满,网格指导员郑金芳了解情况以后,发现他家厕所管道堵塞多时,帮助其疏通了管道,修缮了厕所,从源头上解决了问题,周围群众反映良好。

  乐于助人的“热心肠”

  提及自己的网格故事,大家纷纷表示自己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运用自身电器维修的技术帮助修理电器,闲暇时间陪着孤寡老人聊聊天、打打水,在酷暑烈日下奔走调节邻里矛盾纠纷、婆媳纠纷,一桩桩小事凝聚成樟山村大爱,温暖了村民的心窝。

  上个月底,走在田间小路上的八旬老人曾小毛芽被蹿出的一条狗咬伤了腿部,路过的驻村干部王松华等人立马赶走了恶犬并将颤颤巍巍的老人送往医院注射了狂犬疫苗,并为老人协商来精神补偿费和营养费,现在老人已能下地干活,他逢人就夸政府好干部好。

夏季是晒胡柚片的好时节,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晒满青青绿绿的胡柚片,成为一道亮丽风景。胡柚片淋雨后发黑卖不出好价钱,每次遇到雷阵雨,网格成员都会第一时间帮助农户收回胡柚片,碰到家里没人的时候就严严实实地盖好放在屋檐下。农户说,有了他们的帮助,临时有事出门在外不再提心吊胆,每次收回来的胡柚片都干干净净,能卖出个好价钱。

  网格故事每天都在上演,虽不伟大却足够温暖,虽不崇高但饱含真诚,每一件都实实在在,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善举,焐热了群众的心,让他们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和关怀。

责任编辑: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