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板里发展党员,在乡贤里找能人

在老板里发展党员,在乡贤里找能人
2018年12月27日 09:40:04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通讯员 王柯

  招贤镇泉目山村现有人口2516人,其中党员75名,是一个畲族少数民族村。泉目山村已有300多年历史,历史上人多地少,村民为了求生存,历来重视经商活动。

  上个世纪70年代,一群上海知识青年来到泉目山村“上山下乡”。待到这群知识青年能够返回上海时,早已和朝夕相处的村民有了深厚感情,大胆提议村民和他们一起回上海,到大城市去谋发展。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在上海的泉目山人实现了转型发展,有的投资店铺,做起了上海的“包租婆”;有的置业定居,成了上海滩的“新主人”。2004年,在原五里乡党委的重视下,以在上海经商的泉目山人为主体,成立了外出务工经商协会党支部。现如今,这个党支部已有十多名泉目山籍的党员同志。他们既是在上海创业的探路者,也是村里致富的带领者。

  最近几年,在“浙商回归”的政策召唤下,泉目山村在外创业的能人不少选择回乡“二次创业”,其中特别有名的就是涂国红同志,他于2009年回村创建了赛得健康产业园。项目占地4500亩,致力于打造“候鸟式”、“一站式”的养生养老服务产业基地,预计年产值可达18亿元,利税可达1亿多元,这也是招贤镇市级“养生小镇”的核心项目。

  为确保项目成功落地,村两委以服务项目建设为核心,采取“支部主导、项目主体、党员主力”方式,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发展。一是党旗插在工地上。以服务项目为核心,村支部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政策处理和项目推进过程中,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带头宣传政策、带头落实工作,启动“红色引擎”的攻坚动力。二是身份亮在岗位上。结合每个党员的人缘优势、能力特长等,定职责、分任务、给目标,在征地拆迁、环境整治等工作中做到亮牌上岗、带头攻坚。自家有涉及到土地的先征用,有自己亲戚的自己去做工作,硬骨头大家分着“啃”。

  得到全村党员群众的全力保障,赛得集团也十分关心村里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在县委统战部、民宗局和招贤镇党委的指导下,泉目山村党支部和浙江德源养老产业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围绕“村企共荣”、“富民强村”两大目标,目前已开展了含用工、公司+农户、村企合作等在内的三种合作模式。通过用工合作,目前村里已有2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上班”拿工资啦;通过公司+农户合作,农户种植的蔬菜、养殖的家禽等有了统一收购,价格有了保障;依靠村企合作,村集体通过购置赛得集团的物业,获得分红,实现年收入5万元以上,有望摘掉集体经济薄弱村的帽子。

责任编辑:楼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