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川街道上埠村:以“上埠新速度”打造“上埠新格局”
金川街道上埠村:以“上埠新速度”打造“上埠新格局”
打造“上埠新格局”
2018年09月18日 16:27:17 来源:柚都先锋 作者:
大家好!我是金川街道上埠村党支部书记郑光华。我们村位于县城北郊,205国道、上红线穿境而过,交通优势明显,是个典型的城郊村。共有村民902余户,人口2002,下辖郑家、大溪弄、吴村、鲁里、学堂山5个自然村,正式党员74名,预备党员3名。近年来,我们村提出“民生为本三最服务”党建品牌,以“傥溪精神”为引领,在为民服务,团结干群,发展经济方面做了很多的探索。
为民服务最方便
为了让群众办事“只跑一趟路、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着力解决群众“办事难、难办事”现象,我们村全县首创“夜事夜议”制度,在白天便民服务的基础上,每周一晚,由片长、驻村干部、村两委在会议室集中办公,接待群众,为群众提供代办一条龙服务,确保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干群连心最团结
我们村是城郊村,项目多,任务重。怎么把重点工作做好,首先,家长讲奉献。多年来,我和村主任做到“吃得起亏、受得住气”,几乎每天都在办公室商量工作,在项目现场处理政策,在群众家里调解矛盾。其次,两委讲团结。我们通过生活上的相互关心,把两委班子的心凝聚在一起。有一年凌晨晚上,一位村委委员出了车祸,村两委成员所有人在半个小时内全部赶到医院,该同志充分感受到了集体的关爱。在工作上,我们更是打造“两委班子一家亲”的工作氛围,大家同心同德,劲往一处使,每一项工作都开展得很顺利。第三,党员先带头。村党员带头做好治水剿劣、项目推进、一户多宅整治等各项工作,并多次为有困难的村民献爱心捐款,“我们都是一家人”更是成为全村党员群众的家风家训。
集体经济最惠民
我们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为打破这一困局,我们边探索思考,边实践总结,充分发挥物业实体“造血”功能,努力将村级集体经济死水盘活。于2015年筹资370余万元,建成村级活动中心,年租金收入15.5万元。积极谋划赵家坪地块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的商、住综合楼项目,投资1800万元。一楼二楼商铺用于出租,预期租金收入30万,三至五层出售或出租给村里无房户、危房户,解决村民住房问题。流转土地400多亩,开发集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休闲采摘、农产品配送等为一体的上埠生态博览园。
责任编辑:楼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