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动和包容式发展是本次G20峰会重点议题之一,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是联动和包容式发展的题中之义,这也已成为每位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
一位民营企业家的环保梦
一位民营企业家的环保梦
2016年09月01日 14:00:00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黄珍珍 项寅东
塘下镇主塘河。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当今世界,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课题,迫切需要每一个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了由193个会员国共同达成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这一纲领性文件包括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起码有4项与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相关。这一文件,已从今年1月1日起生效。
多年来,浙江坚持绿色发展,在全社会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浙江,每年6月30日为“生态日”,是全国首个设立生态日的省份。各地通过制度安排、文化倡导和活动引导等方式,鼓励和引导生态文明理念渗透至社会各个角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方式,“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美丽浙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一脉相承,并形成了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互相监督、良性互动的环保共建共享机制。
今日浙江,绿色已成为人们的价值取向。在温州瑞安市塘下镇,一群企业家办起民间环保协会,带动全民参与环保的热情,正是这种共同价值观的佐证。
塘下镇环境保护协会会长何建东。
这几年,企业家何建东只做了一件事:带领瑞安市塘下镇百姓加入环保行动。
如果把企业与生态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人们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联想。在塘下镇,这种担忧曾经真实存在过。瑞安以“中国汽摩配之都”闻名,而塘下镇占据全市汽摩配产业的半壁江山。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让人们尝到了富裕的甜头,却不得不承受环境污染的代价。
2013年,塘下境内的151条河流中,黑臭河、垃圾河多达50条。为唤醒人们记忆深处的生态环保意识,让家园重回绿水青山,3年前,何建东等当地企业家创办中国首个镇级环保协会,带领数百家当地企业、数万名塘下人,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治水行动。到2015年,塘下镇完成19条垃圾河和31条黑臭河整治“摘帽”,一度被污染的河水恢复清澈。
责任编辑:张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