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之门开启:金砖诗人共赏流动的文学盛宴
诗歌之门开启:金砖诗人共赏流动的文学盛宴
2024年07月21日 07:19:14 来源: 作者: 本网记者 蓝珊华 通讯员 林前旭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7月20日上午,在稚嫩的童声朗诵中,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的诗人们走入了浙江文学馆的“诗歌之门”,奔赴文学之约。
浙江文学馆前的“诗歌之门”。浙江文学馆供图
参会诗人观赏欢迎表演。林前旭/摄
“青春诗会”是《诗刊》杂志社主办的、中国诗歌界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是青年诗人亮相的舞台与成长的摇篮。“首届国际青春诗会——金砖国家专场”正是在青春诗会基础上的一次延伸,共有金砖十国的72位诗人参与。
诗人们在长卷上签名。浙江文学馆供图
浙江文学馆是国内除了中国现代文学馆之外规模最大的单体文学馆建筑,于2023年正式向公众开放,集文学展览、文学培训、文学讲座、文学交流于一体,共设9个展厅。
在参观至现代文学经典场景厅时,淅沥的雨声,朦胧的氛围吸引诗人们走入戴望舒的《雨巷》,为此驻足,沉浸其中。而在宋韵浙江经典展厅中时,诗人们又不免为滚动的长卷惊叹,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场景。
诗人们拿起手机打卡。林前旭/摄
诗人们参观浙江文学馆。林前旭/摄
在这次参观之旅中,记者捕捉到了一位特别的身影——来自伊朗的诗人穆罕默德·侯赛因·巴赫拉米扬。他专注地记录着每一个细节,仿佛要将所见所感尽数捕捉。
当被问及此举的原因时,巴赫拉米扬先生深情地表示:“伊朗和中国都孕育了勤劳、善良、充满激情的人民。我希望通过我的镜头,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瞬间,不仅作为我个人的珍贵记忆,更希望将这份美好带回我的祖国,与我的伊朗朋友们共同分享。”
穆罕默德·侯赛因·巴赫拉米扬在记录参观内容。林前旭/摄
外国诗人直呼,AI互动展示太赞了。来自埃塞俄比亚的诗人塞费·泰曼在AI诗人相机前照了一张相,很快就生成了自己的古风诗人照片,开心地分享给周围人,“It's me,hahaha!”(这是我,哈哈哈!)
塞费·泰曼表示,他对中国古代诗人尤其是唐朝诗人李白和白居易很感兴趣,想要将他们的诗文翻译成家乡的阿姆哈拉语,传达给更多人。
塞费·泰曼分享自己的古风诗人照片。林前旭/摄
参观结束后,中外诗人汇聚在浙江文学馆的多功能厅,共同参与中外诗人手稿捐赠仪式。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向世界各地的青年诗人发出“同写一首诗”的邀约,今后,将会有更多的人在诗歌中相遇。
手稿捐赠仪式。浙江文学馆供图
浙江省作协主席艾伟发出邀约。浙江文学馆供图
“即使远隔千山万水,诗歌依然将我们紧密相连,希望这次活动,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见证。”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如此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