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宣讲,都要向“精品”靠近

2021年07月06日 16:16:16 来源: 作者: 马韶聪

  人物名片:马韶聪,1987年生,衢州广电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短视频部副主任、衢州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导师,2020年获浙江省第十一届微型党课大赛一等奖。

  我的宣讲经历可以说是从理论的“粉丝”转变为了“讲师”。去年,我加入“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团”,大家用年轻的语言把党的政策理论讲得通俗易懂,改变了我对党课的认知。然而从坐在台下的“听讲者”,转变为站在台上的“宣讲者”,我经历了巨大的转变,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

  去年5月,我接到通知去参加衢州市微型党课大赛,刚开始我内心很慌。对于党课,自己更多的在于被动的“听”,主动的学习却很少,现在要去参赛,我的理论水平够不够?该讲些什么?怎样在短短6分钟里把党课讲好?一连串的问题和疑惑在心里不停地打转。比赛的主题是“决胜小康,奋斗有我;共享小康,幸福有我”。因为常跑农村,“小康”这个主题对我来说再熟悉不过,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很多村庄在领头雁的带领下致富奔小康的故事。但是哪些事例更有代表性,更适合在比赛的舞台上讲述?最终,我选定了常山县新昌乡达塘村村支书用“早上好”治村的故事。

  虽然我和达塘村村支书陈重良相识多年,但要想写好这篇微党课讲稿,仍需要再与他详谈。比赛前,我5次跑去村里和书记聊,和村干部聊,和村民聊,走访村子的每个角落搜集素材,打磨稿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衢州市微党课大赛中,我获得了第一名。更重要的是,我将代表衢州参加全省的比赛,这是对我的肯定,也是对我的信任。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努力后,在省微型党课大赛上,我获得了一等奖。正是通过这层层的比赛,倒逼我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从而渐渐发现理论的趣味,并喜欢上理论学习。

  从坐在台下听,到站在台上讲,这一身份的转变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用短短几分钟的授课,让听众听得懂、坐得住、记得牢、学得会,这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每次讲课之前,我们都需要搜集大量的案例,充分地学习理论,每一次宣讲前,宣讲团的成员们都会开展统一备课、交流研讨,确保宣讲内容精准、观点正确,这对我们这些年轻党员、干部的成长和提高起着巨大的作用。

  参加微型党课大赛的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也让我更加理解应当如何更好地传达党的理论政策。要讲好一堂微党课,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理论联系实际,用身边的人和事来做例证,不断贴近基层党员群众,才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如今,我的身份从宣讲员转变成了导师,这也意味着我的每一次宣讲都要不断向“精品”靠近。稿件的理论高度、语言的生动活泼、节奏的抑扬顿挫,每次宣讲都要认真研究听讲对象,钻研宣讲方式。成为导师后,我也有了更多与其他宣讲员交流的机会,不断完善自己。

  我的宣讲之路才刚刚开始,我将一直在路上。


责任编辑: 郑丽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