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评 | 答好新时代党员教育“三道题”

2024年12月30日 17:27:24 来源: 宁波市海曙区委组织部 作者: 沈明煊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党员教育管理、作用发挥机制。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就是要从打基础固基本入手,聚焦解决“教什么、怎么教、谁来教”的问题,真正让每个党员都有所学、有所得、有所为。

  围绕“教什么”,提高党员教育内容的接受度。党员队伍是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盘,党员范围横跨多个年龄段,遍布各行各业,还有大量流动党员、离退休党员,教育培训需求多元、差异较大,要推动教育内容为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党员接受。一方面要贴合党员的真实需求,统筹把握组织要求和区域发展实际,在突出政治理论教育、党章党纪党规教育等7方面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本地资源、广泛收集建议需求,不断优化设置教学内容,持续推出不同形态的高质量培训课程、视频课件、特色教材。另一方面强化党员的内心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不断深化理论研究阐释,但现在很多的学习比如“第一议题”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很多党员对党的最新理论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要从为什么要学,从理论产生的背景和回应的问题等角度出发,加强对教育内容的研究和阐释,让党员能够真学真懂真认同。

  围绕“怎么教”,增强党员教育形式的新颖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所谓“心学”,就是要将党员教育做到党员心里去,让“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要打破学习的单向输出,党员教育如果都是书面的、课堂式的,那在基层就会丧失生命力。要围绕增强党员教育的感染力,运用模拟式、互动式、沉浸式等教学方法,跳出讲授观摩等单一模式的限制,为党员提供更多交互式学习体验,打造更具吸引力的党性锤炼基地。要打破学习的时空束缚,探索用新媒体新技术为党员教育赋能,但同时也要避免信息化平台多头建设加重基层负担。要在平台建设一体化推进的背景下,做上级平台的补充者和完善者,在上级党员教育平台的基础上,探索上线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专题模块,推动实现“一地创新、多地复用”。

  围绕“谁来教”,注重党员教育方式的分层化。党员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农村、社区和两新领域的党员,涉及基层党组织书记、两委班子成员、普通党员三类群体,因此党员教育要提质增效,关键在分层分类,重点要做到两句话:一句是“一级抓一级”,县(市区)一级主抓头雁队伍专项培训,镇街主抓头雁队伍、两委班子、党员骨干常态化集中培训,各支部主抓普通党员兜底教育。其次,还要推动头雁抓好班子和骨干党员教育,班子和骨干党员抓好普通党员教育,形成“层层抓落实”的格局。另一句是“用身边人感染身边人”,在统筹力量组建县(市区)一级师资队伍的基础上,面对广大党员队伍的教育需求,更需要发挥身边榜样的感召力,采取“身边人讲好身边事、身边事引领身边人”等方式,增强党员教育的实效。

责任编辑: 邹姗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