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好村民“钱袋子”

2017年11月23日 08:47:30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本网记者 史健岚 通讯员 李迪刚 王磊

  巡察组人员实地巡察盐官镇村级集体资产租赁情况。

  “属于村级资产的厂房不如实登记,租赁价格长期低于市场价格……”村级集体资产因管理不严面临流失,日前,海宁市盐官镇4名村“两委”主要负责人被镇党委、镇纪委约谈,2名村干部被立案审查,与此同时,多年欠交厂房租赁费的企业被诉至法院。

  这是近年来海宁市强化农村“三资”管理的一个缩影。农村“三资”监管一直以来都是引发基层“微腐败”的温床,也是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为此,海宁市从强化督查的威慑力,创新在线监管力,完善制度约束力等多方面入手,规范农村“三资”管理,护好村民“钱袋子”。

  日前,海宁市盐官镇由镇纪委牵头,对村级集体资产开展了一次“拉网式”专项巡察,对村级资产核查是否彻底、录入是否全面、合同是否规范等进行系统性清查,全面查纠违规行为,收效明显。“这次‘三资’专项巡察,不仅查找出部分管理漏洞,更是发现多条‘三资’背后相关问题线索,及时遏制了有损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镇纪委书记方雷霆说。

  无独有偶。在今年的基层作风巡察中,海宁市各镇(街道)均将农村“三资”管理作为巡察的重点内容之一,严查农村 “三资”管理中存在的“微腐败”问题。据统计,今年以来已发现有关问题33个,目前均已反馈并作进一步处理。

  在定期开展专项巡察的同时,海宁市还借助“互联网+”手段,创新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监测中心,实现对全市农村“三资”的网络化在线管理,织密“监督网”。目前,全市182个行政村(社区)的村级账务处理、资产资源台账、经营合同管理、股权管理、产权交易等情况全部纳入平台实现动态监管。

  在海宁市纪委派驻第十纪检组组长王金明看来,通过在线监管,既方便了管理,更有利于监督。“以前核实问题都要跑到村里和镇里,一天下来走不了几个地方,现在坐在电脑前点一点,全市各村、社区的‘三资’来往数据一清二楚。”一旦发现问题,立即采取分类处置机制:属于违纪违法的,第一时间报告市纪委;属于轻微问题的,则以“廉政抄告单”递交主管单位或管辖地区,以此不断强化镇、村干部有关“三资”管理的主体责任。

  而小微权力清单的推出也成了海宁各村(社区)强化对“三资”管理的有效法宝之一。“原先有事找领导,现在有问题直接找清单就行了,着实方便不少。”马桥街道纪委书记宋明良如是说道。翻开这本清单册,有关“三资”管理的内容,比如集体资产资源处置、财产物资管理、涉农代收费等等,均以流程图的形式详细罗列,一目了然。

  小微权力清单看似“小微”,但威力着实不小。前段时间,马桥街道柏士村对村级集体资产租赁情况摸底调查,发现有一处出租厂房租金多年未调整,因缺乏刚性管理办法,问题久拖未决。而有了清单之后,村里对照上面的规定,将该处厂房的租赁权投放至海宁江南要素交易中心,通过市场化公开招租,使租金得以翻番,实现了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将‘三资’列入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办事更明晰,监管更有力,一旦发现问题,问责也更明白。”宋明良感触颇深。


责任编辑: 史健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