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党建网

zjdj.com.cn

凝聚向上的力量

10万多人“抢票”看展,5000多万人云观展

盛世修典:意犹未尽的时空之旅

来源: 作者: 记者 林雨晨 通讯员 白伟杰 2022年05月29日 10:36:26

  4月20日,为期40多天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先秦汉唐、宋、元画特展”(后简称“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展)在浙江美术馆正式落下帷幕。虽然特展已结束,每天仍有不少观众拨打浙江美术馆服务电话询问展览的情况。接下来“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展还将走进嘉兴,下半年北京国家博物馆的“大系”特展也在积极筹备中。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至今共收录海内外260余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藏品12479件(套),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是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的中国绘画图像文献集成。

  《千里江山图》最受追捧

  本次特展由省委宣传部、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总展陈面积近一万平米,展览分为“盛世修典”“久久为功”“大国宝藏”“转化发展”四个板块,展出1500余件先秦汉唐、宋、元画精品的出版打样稿档案、流散海外的敦煌藏经洞和西夏黑水城绘画及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等典型洞窟的3D复制品。利用图像、文字、新媒体科技等多元化展示手法,呈现了“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所反映的中国古代绘画的辉煌成就,也是近年来浙江美术馆举办的体量最大、使用展厅最多的同展期同一主题展。

  据统计,特展期间共有约10万多名观众通过浙江美术馆官微约号方式来到现场观看展览。每天3000个观展名额供不应求,展览后期仍有不少人凌晨起来“抢票”。

  为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现场防控限流的同时,主办方浙江大学“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团队还牵头组织了多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领域的从业者和爱好者的线上导览和美术教育课程,累计有5000多万人通过直播导览、微博互动话题参与等方式了解并观看了展览,大大扩展了观众群体和影响面。

  特展中最受观众欢迎的展品当属北宋画家王希孟的传世之作《千里江山图》。这件作品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自1992年开始在故宫库房内被整整封存了17年,最终为出版《宋画全集》而重新开卷拍摄。此次展出的《千里江山图》出版打样稿长卷被放大了两倍。“利用技术手段,作品被放大呈现后,很多细节甚至看得比原作更清晰。”“大系”团队有关负责人说。在灯光装置作用下,《千里江山图》色彩更鲜明,风采更动人,令许多观众流连忘返。除此之外,3D打印的石窟、南宋画家陈容《九龙图》的VR沉浸式体验项目也都是叫好的展出项目。

  老师、记者、大学生都成了导览志愿者

  特展反响热烈离不开“大系”团队的耐心和细致监展。开展后,“大系”团队日夜驻馆监展。大家每天一遍一遍地检查展陈情况,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根据观众的反馈进行微调,光线怎么调更能展现出画作的美感,电子设备的维护和调试,都及时细心地和布展单位沟通,希望将展览呈现给观众的效果达到最好。”浙江美术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在特展中,也涌现了许多热爱艺术的志愿者:媒体记者、大学老师、大学生、美术爱好者在展览中充当了展览讲解和互动设备维护的角色。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李志荣教授、王利剑老师几乎每天都会到展览现场,热情地为预约前来的团体做详细的讲解。

  一项特展期间的随机调查显示,本次特展80后90后观展人群占60%以上,74%的观众对展陈设计表示赞赏,观展人群中由观众口头传播吸引而来的占比较大。

  本次“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特展是一次成功的展出。它以一种大众喜爱的方式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大众了解这项宏大的国家文化工程,这对于提高民众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郑丽芬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图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