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老方书记的执念和坚守

2016年09月14日 12:57:58 浏览量: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

  方明贤——当年年仅19岁的他凭着闯劲和激情,加入了村干部的队列,从此他与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结下不解之缘。扎根基层一线40余载,与辛劳结缘,和执着为伴。他默默无闻地在沙地围垦树立起一座合格共产党员的亲民爱民为民丰碑。

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河庄街道建一村党委书记 方明贤_conew1.jpg

    1971年,年仅19岁的他凭着年轻人特有的闯劲和激情,加入了村干部的队列,从此他便与农村这块广袤的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扎根基层一线40余载,当村里“一把手”33年,与辛劳结缘,和执着为伴,一切以群众利益为重,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满腔热情无私地奉献给自己土生土长的村庄,忠诚践行“两学一做”,他就是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河庄街道建一村党委书记方明贤。

  他拥有浙江省“双百”优秀乡村干部、省劳动模范、市区优秀共产党员及人大代表等荣誉。他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奋发进取,为推进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生活水平,默默无闻地在沙地围垦树立起一座合格共产党员的亲民爱民为民丰碑。

  促发展,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照片 011.jpg

  在服务基层这条道路上,他一直“马不停蹄”。现年过六十的他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却丝毫不输给年轻的一辈。见到方明贤的人都说,这个人的脑子非常活跃,有想法,敢行动。在多年的村级工作实践中,他总是能紧跟改革的形式,大胆开拓,努力创新。

  建一村曾经是萧山东片的一个经济薄弱村。上世纪80年代初期,该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依靠单一的农业收入,全村没有一家规范的工厂企业,当时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仅为几百元,村级经济收入每年不到一万元。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让建一村始终无法摘掉“贫困村”这顶帽子。

  方明贤受命于危难之中,面对这副沉重的担子,他首先从提高农业产量着手,改造低产田、调整种植结构、推广科技应用,向土地要效益。在他的带领下,农民们在秋后第一次尝到了粮食丰收的喜悦,纷纷对这位年轻人竖起了大拇指。建一村正是从那时起,成为了一片希望的田野,而方明贤的探索和创新则一直在继续。

  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现代农业大发展,方明贤带领村干部审时度势,摩拳擦掌,全面分析了本村的农田分布、地理位置和发展思路,开创性地实行了土地流转。

  方明贤坚信相比于“卖地”,土地流转带来的效益更为长远。在2006年至2012年间,全村范围内1300余亩土地通过整合向本村村民和外来企业招标,成功实现流转,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双丰收,为村庄发展寻得新契机。

  为了更进一步发展村级经济,方明贤认为必须做到农业和工业齐头并进,才能跑得更快、更远。于是,他开始张罗起“办厂”。经过连续几个月的分析、调查、走访,建一村的第一家村办企业——建一村五金厂办起来了。紧接着,蔬菜加工厂、预制厂等村办企业相继投入生产,都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的坚持与尝试。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建一村目前拥有工业企业1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家,工业产值年年攀升,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1亿元。

  如今,建一村由那个曾经杭州市240个贫困村中的一员变成载誉丰硕、安居乐业的明星村,沙地文化线上最闪亮的那个村。

责任编辑:徐曼丽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