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尚艺,润入清风

2019年05月16日 14:09:33 来源: 作者: 本网记者 张磊

  抗日战争时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面对日寇的威逼利诱时,仍然彰显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本色,毅然留起胡须,坚决不为日本侵略者演出,“蓄须明志”成为梨园典范。

  斗转星移,岁月流转。艺术家们不仅传承了世代相传的精湛技艺,更是将修身律己的道德操守和人格精神发扬光大。德行上佳,技艺才可造;德如地厚,艺术方可永流传。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上对文艺工作者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2018年,在给电影表演艺术家牛犇同志的信中更是强调“继续在从艺做人上作表率,带动更多文艺工作者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人”。

  今天,繁荣发展文艺创作,看作品,更要看人品。崇德尚艺,做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正成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

  “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在浙江,有一大批深入田间地头,走进百姓农家的文艺工作者,他们创新创造实践,深入生活创作采风,热心服务基层百姓,树立了文艺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文艺界的正风正气。他们叫王赞、董其峰、郑培钦、吴凤花、李英……他们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守初心,摈弃浮躁,推出了一系列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立德是最高的境界。新时代,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应该承担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


责任编辑: 张丽红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