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无信访的“清廉密码”

——看台州市仙居县感德村如何清廉治村
2021年04月25日 16:56:46 来源: 作者: 俞和良 徐佩华

  韦羌溪里绿水潺潺,感德堰中鱼群畅游,整洁的村居内村民笑意盈盈……春末夏初,走进仙居县白塔镇感德村,扑面而来的是清新惬意之风。

  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背后,是同样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从行政村撤扩并前的圳口村到如今的感德村,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明奇的带领下,36年来,该村没有一名党员干部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没有发生过一起信访事件。那么,感德村的“清廉密码”是什么呢?

  密码一:“六不守则”护航干部清正

  村党支部是一个村的领头雁,是清廉村居的基石。1984年从部队退役回来的共产党员王明奇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王明奇以自身的严格自律当好班长、带好班子,并向全体党员和村民承诺“六不守则”:不赌博、不饮酒、公共场所不抽烟、不到娱乐场所消费、不到老百姓家白吃饭、不搞宗族派性。

  “六不守则”之一是“公共场所不抽烟”。王明奇年轻时烟瘾很大,至少一天要抽两包烟。当上村党支部书记,在旁人眼里“正是有香烟抽”的时候,他却把烟戒了。原来,1988年左右,村里有位困难群众来办事,按照“惯例”分香烟给村干部们。他的家境王明奇十分清楚,平时抽不起那样的香烟,这分明是为了来办事特地买的,这样的事还不是个例。这件事对王明奇触动很大,为了从源头上阻断他人送烟贿赂之路,他就此戒了烟。在他的影响下,村监会主任跟着戒了烟,其他村干部也都把烟戒了。

  收礼和吃请是党员干部廉洁的两道“坎”,在防止送礼问题上,王明奇做了减法,而在“吃请”问题上,王明奇做的是加法。中国是人情社会,农村办红白喜事,一般会邀请亲友邻居参加,村干部自然也在受邀之列。不去显得不近人情,去了如果白吃饭,就有廉政风险。为此,王明奇与村干部商量之后决定:参加红白喜事村干部自掏腰包,红事统一包50元送去,白事统一包20元,既能与群众联系感情,又阻断了干部白吃白喝的路子。

  王明奇常年拿着个水杯,里面却从不放茶叶;三伏天一个人在办公室时,连空调都不开,为的是“不给村里增加不必要的开支。”36年来,王明奇一直在做减法,减香烟,减茶叶,减不必要的开支,书记越当越穷,村子却越来越富。

  2013年,前邵村与鱼山村合并为邵山村;2018年,邵山村与圳口村合并为感德村。村子经历两次调整,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来,村两委班子多次重组,如何做好融合文章?答案是少私心、多沟通。感德村每周一次召开两委联席会议、每月一次召开党员组长干部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每年召开一次村民代表大会,有意见在会上提出来,少数服从多数,良好的沟通将误会、不满消解在萌芽状态,班子自然就团结了。

  党支部一班人严格自律、团结一致,腰杆子挺直了,与群众越走越近,干群之间那堵无形的墙慢慢消失,干部们说话村民都愿意听。

  密码二:民主、阳光照亮村务清爽

  1984年4月,王明奇在圳口村走马上任,当时村集体账户上只有8.23元。村子要发展,必须放开手脚搞经济,但对当时囊中羞涩的圳口村来说,一步也错不得,一步也不能与村民脱轨。为此,圳口村出炉了一条规矩:“大事民决”制。村务大事按照“一事一议”方式由村民投票表决,集民智、齐民心、扬民意,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

  2004年6月,金华市武义县后陈村建立了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之后尽管村庄经历了两轮辙并,村务监督委员会的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完善,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到有效落实。感德村把发展强村、清廉兴村作为的第一要务,通过村务大事表决办成了大桥建造、有线电视架设、水泥路面硬化、电话村建设、开发“农家乐”等50多项大事,其中,有线电视架设项目曾连续3年被村民代表大会否决,直到第4年才得以通过。凡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村民普遍关注的、村民想知道的事情,以及有关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都事先公开、全方位公开。如“五水共治”工作,村里对实施方案、材料购买、资金流向等全程公开,让村民知晓,接受村民监督。村务大事民决制从源头上防范了矛盾纠纷的发生,村内各种纠纷发生率逐年下降。

  同时,感德村注重用制度来约束村干部的行为。村里规定,超过2000元的开支由村两委集体讨论决定,5000元以上的由组长以上干部讨论决定,10000元以上的由村民代表进行表决。村监会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公开制度,确定每月10日为村财务审核公开日。在审核中,重点审核村级收支情况,做到各项开支有原始票据,票据报销有经办人、证明人、验收人,确保村级开支的真实性。坚持每笔钱都第一时间入账、每笔钱都事无巨细公开。如1987年,圳口自然村获评省级文明村,王明奇骑着自行车赶到县城,搭车去黄岩拿了3000元奖金,回到村里已是晚上。到家第一件事,王明奇就骑着自行车将钱交给了村财务,确保村集体资金在干部身上不过夜。又如此前村里购买笔、灯泡等一些日常用品都统一作办公用品报销,群众反映该账目不够明细后,村监会明确规定,各类收支不论物品大小、价格高低,全部逐笔逐项公开,目前该村账目公开细到“一枚螺丝、一卷胶布”,群众对村帐一目了然。

  民主决策、财务公开、数字赋能让村民真正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也让村级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最多访一地,一码管到底”,随时置于群众监督之下,促使干部决策少失误、不犯错,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密码三:法理情交融换来民风清朗

  在对村民的管理上,感德村有规有矩:村里宅基地安排同等条件实行抽签落户,杜绝优亲厚友;农田灌溉由干部统一放水,村民不得擅自抽水;每年与18至35周岁的青年人签订守法承诺书。有规有矩体现在村内事务的方方面面,如村民偷抓村里小溪里的鱼,将要赔偿和罚款。

  感德村从1992年开始评选“五好家庭”,2002年开始“评选十星家庭”,全由民主推选,树新风,除旧习,在潜移默化中净化乡风民风社风。

  同时,村党支部每年儿童节、重阳节对儿童和老人进行慰问;凡是村民患病住院,村两委干部必上门慰问。

  对于在外村民,以地域划分,由党员带头进行管理,定期向村内递交思想汇报。每年召开一次在外村民座谈会,介绍村内发展,方便大家交流在外心得,加强关心关爱。

  “不让村民闹心,不让矛盾闹到村外,确保村庄和谐安定有序”是感德村两委班子多年来强化基层治理、村民自治的坚守。大事坐下来议,小事上门去了解,发现矛盾及时调解。在感德村,干部不占百姓便宜,对村里的矛盾纠纷客观分析,以事实为依据,解释得合情合理,干部统一口径,大家都服气,村内纠纷调解率达到100%。如2020年6月,一村民在田中烧草木灰时,飞窜的火星引燃了同村王某及两名村干部的杨梅林。就在双方就赔偿问题各不相让时,村两委班子及时介入,实地查看、取证,前后组织了三次协调,两位村干部更是主动放弃了自家杨梅树的赔偿款,最终双方就赔偿意见达成一致,握手言和。

  扬清廉之风,铺振兴之路。从80年代人心涣散、村情复杂的典型贫困村,到如今拥有数百万元村集体资金、被冠以省文明村、省民主法治村等诸多闪耀头衔的美丽乡村,正是发展强村、清廉兴村实践结出的累累硕果。如今,感德村着眼于环神仙居旅游示范带带来的契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大力盘活村里现有资源,高端民宿、文旅中心、农旅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正呈现出一幅绿色富裕文明清廉的美丽画卷。


责任编辑: 蔡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