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冰糖葫芦味里的《城南旧事》

2017年01月05日 17:59:58 来源:浙江党建网 作者:韩洁英

  这种冰糖葫芦味也体现在疏离者视角上,正如《城南旧事》中所说:“太阳从大玻璃窗透进来,照到大白纸糊的墙上……”这种疏离者的视角就是像明晃晃的太阳透过玻璃窗照进去,仿佛能洞察一切,其实还是隔着玻璃窗。可以说,林海音小说中对于城市的描写是全凭感觉的,是在自己想象中构建北京和台湾的。林海音虽然曾在北京度过自己的少女时期,但后来又随夫搬到台湾,其出生地是日本,林海音的人生轨迹是从日本到北京再到台湾的一个三角轨迹。这种“冰糖葫芦味的疏离感”体现在林海音对台湾和北京的抒写是真实的也是想象的。对于任何一方,她都是外来者,在描写台湾时,她并不是像台湾本土的作家一样在语言上有台湾味,她的语言更多的是“京味”。在描写北京,她不会像老舍那般抒写“北平”,透着对北平城深沉的陷进去的“爱”,是一种化不开的浓郁的“甜”。而林海音,对于北京和台湾,她是双重边缘人。正是因为身份的特殊性,她在描写这两座城市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客观性,这时候就有一种真实之感。也因为有了疏离之感,这种疏离感犹如冰糖葫芦外面那一层薄薄的糖衣,让人难免忘记糖衣里面包裹的真正的味道。对于当时在北平城的“学生革命”,林海音在《城南旧事》中也没有过于直白的描写。只是用“德先叔”这个学生革命者来隐隐展现那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这个“德先叔”并不让“英子”有好感,这种情绪只是因为“德先叔”的长脸,也因为“德先叔”一来,妈妈就要遭到爸爸的数落。对于北京城,林海音只愿躲在自己温情的世界中慢慢回忆自己永远的童年。

  林海音用这种“冰糖葫芦味的疏离感”过滤掉一些东西,这些东西也许是社会的丑陋面,也许是巨大的悲伤。林海音总是温和地抒写自己的所思所感。有人说,“林海音的作品中即使是苦难,都被蒙上了一层美好的色彩,复杂的生存环境只不过是生活的底色而已,这上面披着脉脉的温情。”这种脉脉的“温情”就是这种疏离感。在述说“秀贞”和“妞儿”去世时,是犹犹豫豫的,是透过宋妈之口,“唉!那火车,俩人一块,唉!我就说妞儿长得俊倒是俊,就是有点薄相……”仿佛是想掩盖这种巨大的悲伤,想从这种悲伤中抽离出来,故事中的英子不明白也似乎弄不明白,又重新回到了她的生活中。

  作者林海音的笔调是如此地细腻,短暂又美好的童年被无限地拉大。《城南旧事》里响着的驼铃声是童年欢乐的声音,这些声音一次又一次地唤醒我沉睡的记忆。我喜欢英子,那个永远扑闪着大眼睛的英子,她的爸爸在她小学典礼后将离去,伤离别,这不是生离,而是死别。“爸爸的夹竹桃落了”,英子长大了。我也长大了,而这股子冰糖葫芦味将一直伴随着我,直到永远。

责任编辑:朱丽娜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