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石上唤醒“乐清古城”

2021年07月06日 16:09:12 来源: 作者: 通讯员 郑茜

  70多岁,本是安享晚年的年纪,易永森却是一刀一凿,每日8小时沉浸在他的石雕世界里。作为温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耗时5年创作的石雕作品“乐清古县城”已经完成。

  2吨巨石上“唤醒古城”

  易永森13岁随父学艺,曾任城关石雕厂厂长,从艺60多年,他一直低调地埋头自己热爱的艺术创作。2016年,正是乐清大拆大建的攻坚时期,看到日新月异的城市形象,易永森欣喜之余有些怅然。是否可以发挥所长,用石雕造一个乐清古县城,让一代代后人看到它古时的面貌?他心中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

  雕刻这么一个大主题可不是件容易事。乐清古县城坐落于现乐清市乐成街道的位置。好在易永森是土生土长的乐成人,小时候成天往山上跑,乐成的地形图已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里。他慎之又慎,用了半年多时间找资料、画草图。随后又花费10多万元挑选了一块中意的印度石。

  这个“大块头”重约2吨,长1.5米,宽1.2米,高1.3米。“传统石雕大多是立着雕刻,如同木雕中的浮雕。但这块石头太大,立雕作品正面看有内容,侧面和后面的观感就比较空洞了。”如此一想,易永森决定在“横躺”的印度石上进行创作。刀具只能向前凿,不能反向用力,大石块又无法翻转,为此,这种创作方式需要耗费更多的体力。

  5年心血倾注雕刻

  万事俱备,乐清古县城石雕创作之旅正式启航。他先确定了山体、老县府的位置和河流的分布,再慢慢融入乐成八景、民居、城门、植被等内容,细节越来越丰富,作品越来越丰满。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易永森喊上家里的年轻人,让他们当司机载他去实地察看,或是和年长的村民交流讨论。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他在尽量还原当年古县城面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让作品构图更巧妙、布局营造更精美、层次更分明。

  石雕不仅是项脑力活,更是件体力活,易永森却是乐此不疲,每天都能看到他穿着蓝布衣蹲在石雕工作室,把心中的古县城慢慢地“搬”到石上。用于雕刻的巨石无法翻转,在雕刻时只能人随石转,为了刻好一个细节,易永森常弯腰曲身用各种姿势进行雕刻,甚至整个身子侧躺在石头上,脚抬起来操控雕刻机踏板,手脚并用,就着灯光一刀一刀地刻。为了镌刻古城门上几块不起眼的砖头,他趴在石上一雕就是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邻居们见证了易永森的工匠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初心。

  岁月不饶人,今年,易永森的眼睛和腰部发出了抗议,体力也大不如前。但看着心中所想慢慢在石雕上一点点呈现,他内心的满足感无以言表。“我年纪大了,以后应该不会再雕大型石雕作品了。对我来说,这件作品是无价之宝,融入了我5年的心血,希望‘乐清古县城’能唤起乐清人对故土的热爱。”老人说。


责任编辑: 郑丽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