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江:将文化创新纳入发展大格局

2017年07月19日 11:06:30 来源: 浙江党建网 作者: 许江

  举世瞩目的G20峰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满怀激情地描绘出杭州“新起点”的展望,为浙江省勾画出了宏伟的发展蓝图。新一届省党代会明确了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目标,提出一系列发展战略,极大地鼓舞全省文艺工作者的心怀。

  浙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有引领全国的创新文化理念和力量,必须要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强化文化担当。我省要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要在文化发展和人文环境塑造上更进一步,只有将浙江的文化创新纳入社会总体创新的发展大格局中,才能真正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作出示范。

  构筑代表文化强省的优势艺术群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渊薮,历来以江南形象铸造文化高峰。近现代以来,更是现代人文教育的发端之所,既引西学东渐的风云,培养代代鼎新革故的文化学人,铸炼新文化的先锋之旅,又借湖山和民间的熏养,继往圣绝学的传承使命,为民族本有文化的继承和拓展培育生机生气。这使得浙江积累了美术、戏曲、文学、影视等几方面的发展强势。(同时,更由于上世纪以来,尤其新中国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省市的重视,依托美术书法的院校模式、戏曲的院团模式、文学影视的民间综合模式,跬积而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传承有序的文艺脉络,如中国美术学院、小百花越剧团及横店影视城等,形成代表这种发展强势的生力军)今天,要建文化强省,首先要让这些强势持续凸显出来,形成全国性创新高地。

  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建筑国美之路系列学术活动之“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在杭州南山路美院美术馆展出      魏志阳 摄

  汇资源,聚要素,打造之江文创大走廊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赢得历史性的发展,造就开创性的崛起,正使当代经济、产业、政治、社会形态发生巨大变迁。浙江省把握机遇,积极回应发展趋势,规划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核心的国家级科创大平台。同时,浙江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八个万亿级产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以“文化浙江”建设为中心,提出“之江文创大走廊”的理念。

  之江文化大走廊将以钱江新城、奥体中心为双角,滨江文博会、白马湖动漫城为龙首,以南宋皇城旧址与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为龙目,以浙江文化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浙江音乐学院、艺创小镇、云栖小镇为龙身,以富阳春江花月夜核心景观带、桐庐慢生活体验带一线和小和山高教园区、环西溪湿地文化创意带、良渚文化创意组群一线为双尾。

  之江文创大走廊将以文化创新理念为引领,融合文化历史资源、汇聚各类创新要素、营造新型城乡关系,使其成为打造浙江文化强省,引领全省文化创新发展的主平台。

  一百年前“浙江潮”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九十六年前南湖“红船”开启了新中国的曙光。我们坚信,这条“浙江道路”必将在之江两岸再创辉煌。中国美术学院联合海内外文化创意资源,时刻准备着为浙江省文化强省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创新的力量。

  重民艺,唤民生,复兴浙江传统文化村落群

  根据全省各区域文化特质,利用“五水共治”工程所形成的全覆盖、多层级的管理网络,充分调动我省高校与企业力量,以全省各地近千个传统文化村落为基地,建立传统文化村落群,形成星罗棋布的乡土文化复兴系统。

  一方面,把教育、产业资源转化为乡土建设力量,推动村落文化复兴的社会工程。从一村一社开始,将生活空间梳理、民间工艺复兴、非遗文化传承、文化礼堂建设、旅游项目开发以及乡土文化教育融为一体,为古村落注入内容,全面激发传统村落活力,提升乡土文化能量。形成一批传统文化特色鲜明的村落群系,复兴“茶米为食、麻丝为衣、竹陶为用、林泉为居”的江南乡村文化的生活世界。

  另一方面,以浙江丰富的乡土文化和民艺资源为根基,以茶、丝、瓷、竹等物质文化以及风俗、节庆等非物质文化为载体,结合乡村旅游和民宿产业,引入产业资源,进行传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现代转化,实现乡土资源的有机更新。同时,打造浙江文化村落品牌营造系统。利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物流体系,形成既深度扎根乡土又流动开放的生活、生产体系,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养生、乡土教育为一体的村落文化综合体。

  (作者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省文联主席)

责任编辑: 林庭宇